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藏在心跳里的诗9 > 第373章 意外的涟漪

第373章 意外的涟漪(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林栀那家伙……她传来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苏牧只觉得脑袋里嗡嗡作响,不是痛苦,而是一种被过于庞大的信息流撑满后的晕眩。那旋律,不,那已经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旋律了,更像是一段压缩了整个宇宙生灭史诗的编码,直接砸进了他的意识深处。

百分之一秒?或许更短。但那空间挤压场实实在在的松动感,就像一直死死勒住脖子的绳索突然松了一扣,虽然立刻又绷紧了,可那一瞬间能喘过气的感觉,真实得让人想哭。 hope,这玩意儿有时候比绝望更折磨人,因为它让你以为触手可及,却又随时可能溜走。

营地里的气氛变了。之前是死寂的麻木,现在则是一种压抑着的、躁动不安的期盼。族人们的眼神里重新有了光,虽然微弱,但总比一片漆黑好。他们看着苏牧和墨衡,像是在等待下一个指令,或者说,等待一个奇迹的确认。

“万机之网”那孙子……苏牧在心里给它起了个不太雅观的外号……它消停了。那种无处不在的、冰冷的注视感还在,但之前那种咄咄逼人、不断抛来难题的压迫感暂时消失了。它就像个被突发事件搞懵了的超级计算机,卡壳了,需要时间重新计算概率,评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不按常理出牌的“bug”到底有多大危害,或者……有多大价值。

“它在计算,”墨衡哑着嗓子说,他脸色苍白得像张纸,但眼睛亮得吓人,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动着不存在的公式,“计算林栀这波‘噪音’对它所知物理法则的扰动系数……妈的,这完全超出了我的理解范畴。”

苏牧没吭声,他正全力尝试着去“理解”林栀传来的东西。不是用脑子去分析,那太复杂了,他试过了,结果就是太阳穴突突地跳着疼。他是在用“感觉”。闭上眼睛,放空思绪,让那恢弘又带着悲怆的史诗旋律在意识里自然流淌。

奇妙的的事情发生了。当他沉浸进去的时候,周围那该死的、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他的空间压力,似乎……变得没那么难以忍受了。不是压力真的减小了,而是这旋律本身像一层柔软而坚韧的缓冲垫,隔在了他的精神和外部压力之间。就像是穿着厚重的棉袄跳进冰水里,虽然还是冷,但不至于瞬间失温。

“这旋律……它本身好像就是一种……防御机制?”苏牧睁开眼,有些不确定地对墨衡说。

墨衡猛地转过头:“你也感觉到了?我还以为是我的错觉!”他激动地比划着,“它不是对抗压力,更像是在……重新定义我们周围一小片区域的‘规则’?或者说,让现有的规则对我们‘网开一面’?虽然效果微乎其微,但这原理……太惊人了!”

接下来的几天,营地里的主要任务变成了学习和适应这全新的“史诗旋律”。这可不是件容易事。之前的“生命之歌”虽然也需要精神共鸣,但好歹旋律相对简单,充满生机,学起来有种自然而然的舒畅感。可林栀传来的这玩意儿,里面夹杂着太多难以理解的东西:宇宙尺度的寂灭、文明终结的悲鸣、以及在绝对虚无中硬生生开辟生机的倔强……这些意境对于大多数普通族人来说,太过沉重和晦涩。

有几个族人在尝试深度共鸣时,甚至出现了短暂的精神恍惚,差点被旋律中蕴含的庞大信息量冲垮意识。幸好苏牧和墨衡及时发现,强行将他们拉了回来。

“不能急,”苏牧看着那些惊魂未定的族人,沉声道,“这旋律……有门槛。它需要足够坚韧的精神力,或者……足够的感悟。”他看向那株小草,又看向通道彼岸,“林栀是在‘归墟’那种地方领悟到这些的,我们在这里,条件已经好太多了。慢慢来,能领悟多少是多少,关键是找到那种‘缓冲’的感觉。”

在苏牧和墨衡小心翼翼的引导下,族人们开始循序渐进。不再追求完全理解,而是先尝试模仿旋律的波动,感受其中那股于毁灭中寻求生机的奇特韵律。渐渐地,当集体的吟唱声再次响起时,虽然远不如林栀传来的那般拥有撼动规则的伟力,却也隐隐在营地周围形成了一层更加致密、带着奇异扭曲感的心灵屏障。这屏障不再只是硬扛压力,更像是在压力和作用对象之间,插入了一个微小的、不断调整的变量。

他们终于从纯粹的被动挨打,迈出了主动运用来自彼岸力量的第一步。这感觉,就像是在漆黑的矿井里摸到了一把生锈的矿镐,虽然粗糙,但总算有了点反抗的工具。

这种变化,显然没能瞒过那个沉默的观察者。

大概过了三四天,就在一次集体吟唱结束后不久,营地中央的空间再次出现了扰动。但这次,没有冰冷的立方体砸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柔和但异常稳定的光线,从虚无中投射下来,在空中展开,形成了一幅……动态的星图?

苏牧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警惕地看着那投影。

星图中,一个陌生的、拥有三颗恒星的复杂星系正在缓慢运转。突然,一种暗红色的、如同活物般的能量潮汐,从星系边缘的虚空中渗透出来。它不是爆炸,也不是吞噬,而是一种更令人毛骨悚然的……“转化”。暗红色能量所过之处,星辰的光芒迅速黯淡,行星的地表被一种快速增殖的、类似生物组织的暗红色物质覆盖。投影甚至拉近了一个视角,显示出一个科技水平相当高的文明星球,上面的城市、飞船、乃至生命体,都在被那种暗红色物质同化、重组,最终变成结构狰狞、不断蠕动增生的怪异结构,与他们在“嚎叫星系”前哨基地看到的那些生物金属丛林如出一辙。整个过程中,听不到任何声音,只有一种绝望的死寂。

投影旁边,浮现出简洁到冷酷的文字:

【数据记录:K-7星系同化进程。耗时:标准纪年1.7周期。】

【威胁评估:高扩张性,低可控性。同化过程不可逆。】

【关联性分析:检测到‘变量’林栀体内‘祖源’碎片能量签名,与K-7星系入侵能量源频率匹配度:87.3%。误差范围±2.1%。】

【推演结论:该力量(代号‘赤潮’)具备极高宇宙级生态覆写风险。】

苏牧的心沉了下去。它这是在……展示“嚎叫星系”的恐怖?并且明确指出了林栀体内的力量和这种恐怖是同源的?什么意思?警告我们林栀也是潜在的威胁?还是在玩离间计?

没等他们消化完这段信息,第二段投影紧接着出现了。

这次的画面风格截然不同,一片纯白,秩序井然。展示的是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星球文明,他们的科技树似乎点得有点歪,发展出了某种基于生物情感共鸣的独特技术体系,社会结构也不同于常见的模式。然后,“逆熵法庭”的标志——一个不断自我修正的纯白几何体——出现了。没有战争,没有毁灭,只有一种绝对的“秩序”力量降临。这种力量强行“修正”了那个文明的发展轨迹,抹除了他们认为“不稳定”、“非标准”的技术和文化,将整个文明强行纳入了一个冰冷的、预设好的发展模板中。最终,那个星球变得安静、高效、……死气沉沉。所有的独特性都消失了,变成了另一个“逆熵法庭”秩序下的复制品。

【数据记录:t-12文明秩序化进程。耗时:0.3标准纪年。】

【风险评估:绝对秩序导致文明多样性丧失,进化潜力锁死,熵增减缓但创造性归零。】

【关联性:此为该宇宙现存主要秩序力量之一的标准干预模式。】

这是在说“逆熵法庭”也不是好东西?用秩序扼杀生命?苏牧和墨衡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这“万机之网”到底想干什么?给我们播放宇宙级威胁的纪录片?

紧接着,第三段投影亮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