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文圣:考上童生的我,光宗耀祖 > 第165章 郡城赶考

第165章 郡城赶考(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此次三家就打算一同前往郡城,也算是互为依靠。

“弘文兄,可算等着你了!”孙文浩大步上前,拱手笑道,“你在枣阳做下那般大事业,又是县试案首,此次恩科,咱们枣阳学子的脸面,可就靠你撑着了!”

赵弘文回礼笑道:“文浩兄过誉了,你上一届差一名便中,此次有备而来,定能拔得头筹。洪仙兄久浸诗书,学识渊博,也是夺冠热门。”

吴洪仙温和颔首:“弘文兄客气,你的才学与实干,我与文浩兄都看在眼里。此次同行,正好相互照应,也能切磋学问。”

三人寒暄片刻,便各自登车。孙文浩的马车最为宽敞,车内铺着软垫,还备着茶水点心;吴洪仙的马车则简洁雅致,堆满了书籍;赵弘文的马车虽朴素,却也舒适,他将装着军功文书的木盒小心收好,闭目养神,脑海中梳理着备考要点。

车队缓缓前行,沿途不时能遇到前往郡城的学子,或乘车,或步行,皆是意气风发。

三日后,郡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中,高大的城墙巍峨耸立,城门处人流如织,比枣阳县城繁华数倍。

“弘文兄,洪仙兄,随我来。”到了城门口,孙文浩率先下车,指着城门旁一条人少的通道,“这是郡府为有功名的学子开辟的专用通道,不用排队,省得耽误时间。”

赵弘文与吴洪仙了然,跟着他走向通道。

守城的士兵见三人皆是儒衫打扮,又验了童生凭证,便顺利放行。

踏入郡城的那一刻,赵弘文明显感觉到空气中的文气比枣阳浓郁数倍,街道两旁,身着儒衫的读书人随处可见,或独行沉思,或结伴谈笑,连街边的店铺,也多了不少售卖笔墨纸砚、典籍孤本的铺子。

“与上一届相比,今年的学子更多了。”孙文浩边走边感慨,“毕竟是恩科,数十年难遇,不仅咱们安阳郡的学子,连周边几郡的才俊都来了。”

吴洪仙点头附和:“郡城这几日怕是要住满了,还好文浩兄提前订好了客栈。”

“那是自然,”孙文浩笑着摆手,“咱们先去客栈安顿,我再给你们说说郡城的情况。”

客栈位于郡城西侧的文教区,名为“青云栈”,正是为赶考学子所设。

店内早已客满,好在孙文浩订的是三楼的上等房间,视野开阔,安静清幽。

安顿好护卫后,三人聚在孙文浩的房间,泡上热茶,孙文浩便打开了话匣子。

“此次恩科,郡试定在三月末,还有足足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里,郡城会举办三场文会,对咱们来说,都是机缘。”孙文浩呷了口茶,缓缓说道:

“第一场是城南浮云楼举办的,东家是郡城富商,财大气粗,文会的奖励都是真金白银,还有绸缎、玉器,含金量不高,但热闹,普通学子都爱去凑数,咱们若是闲得无聊,也能去看看。”

“第二场是白鹿书院主办的,这可是郡城最顶尖的文会。”他话锋一转,语气郑重了些:

“白鹿书院是湖省八条文脉之一,山长是前礼部侍郎,门下弟子遍布朝野。这场文会的参会者,非名门望族嫡子,便是天赋异禀的顶尖才俊,咱们这种县豪家族的子弟,除非是嫡长子中的佼佼者,否则连邀请函都拿不到——我上一届便没资格去。”

吴洪仙轻叹一声:“白鹿书院的文会,不仅能见识顶尖学问,还能结交权贵子弟,可惜门槛太高。”

赵弘文心中了然,并未多言,只是静静倾听。

“第三场,也是咱们必须参加的一场,是城外金山寺主持的。”孙文浩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说是文会,实则是一场才子佳人的相亲会。金山寺香火鼎盛,主持与郡城各大世家交好,收了不少香油钱,便默许了这种形式。参会者都是此次赶考的学子,还有县豪以上家族的嫡女、庶女,既能切磋学问,又能寻觅良缘。”

“在寺庙里相亲?”赵弘文微微诧异。

“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孙文浩笑道,“金山寺环境清幽,又有佛祖庇佑的名头,世家大族都乐意让女儿去参加,既显得清贵,又能避开市井喧嚣。我去年便是在这场文会上,结识了内人——她是郡望苏家的庶女。”

吴洪仙在一旁羡慕道:“文浩兄真是好福气,苏家是郡城数一数二的望族,有苏家相助,日后你的仕途定然顺畅不少。”

孙文浩脸上露出几分得意,随即看向赵弘文,传授起经验:

“弘文兄,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成就,模样也周正,此次文会定能吸引不少淑女青睐。”

“到时候你多作诗赋,最好能拿出一两篇惊艳之作,言行举止要沉稳,既要展现学识,又不能太过张扬,若是有淑女向你请教,一定要耐心解答,风度很重要。”

赵弘文拱手道谢:“多谢文浩兄指点,只是我有一事不解——文会上展露才华,岂不是会暴露自己的实力?隐藏几分手段,到时候在考场上出奇制胜,岂不是更好?”

孙文浩闻言,哈哈大笑:“弘文兄,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文会也是‘养望’的关键。”

“在文会上崭露头角,能让其他学子对你心生敬畏,考场上便会多几分气势。”

“更重要的是,金山寺的文会第一,能得到主持亲赐的‘佛佑书签’,据说沾染了佛韵与气运,能助学子稳定心神,下笔如有神助,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科举捷径。”

“而且,世家大族选女婿,也看重‘名望’,你在文会上表现越好,越容易被看中。”

赵弘文恍然大悟,心中暗自记下。原来一场文会,竟牵扯到气运、名望、姻缘三重考量,果然比县中复杂得多。

“距离文会还有十日,咱们正好趁这段时间,熟悉一下郡城的典籍铺,看看能不能淘到些有用的资料,也顺便打探一下其他学子的实力。”吴洪仙提议道。

孙文浩与赵弘文皆是点头应允。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入,照亮了桌上的书卷,也照亮了三人眼中的希冀。

赵弘文握紧了手中的茶杯,心中斗志昂扬。之前的县试只算小打小闹,九品官终究上不得台面。

若是考上秀才,当上正七品县令,那才是真正光耀门楣,在大乾朝廷有了一席之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