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472章 孩子的教育与新征程

第472章 孩子的教育与新征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时光荏冉,距离那场震动九龙城寨的血战,已悄然过去一年。湾仔唐楼的天台,经过简单打理,铺了防滑地砖,围起了安全护栏,成了家人私密的休憩之所。夏末的晚风带着一丝海水的咸润,拂过面颊,驱散了白日的余热。

脚下这片土地,在过去一年里,见证了他们的蛰伏与生长。

“振华电子”在北角的厂房已不再是临时凑合,流水线日夜运转,第一批打着“振华”商标的电子表,凭借稳定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已成功出口至东南亚多个国家,带来了持续增长的现金流。

而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他们早期通过钱太家族秘密购入的九龙塘及半山地块、旧楼,随着香港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价值已然飙升,无声地夯实着家族的财富根基。

经过一年的谨慎运作和刻意低调,“南洋商人廖月生”及其家眷的身份,已在香港这片土壤中悄然扎根,变得更加自然、稳固。警方那边的调查似乎因缺乏进展和更高层面的干预而逐渐冷澹下去,至少表面上不再构成直接威胁。

此刻,廖奎站在天台边缘,左臂自然地环着萧亚轩的肩,她的手腕早已康复,眼神比一年前更加沉稳干练。他的右臂搂着谢亦菲的腰,她身上温婉的气质未变,但眉宇间多了份历经风雨后的坚韧。三个孩子在不远处由保姆看护着玩耍——霆锋和柏芝已经能稳稳当当地跑来跑去,韶涵也学会了走路,摇摇晃晃地追着哥哥姐姐,银铃般的笑声在天台上回荡。

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在他们面前铺陈开来,中环的摩天大楼灯火璀璨,如同镶嵌在黑色丝绒上的钻石,勾勒出这座都市无比繁华与野心勃勃的天际线。游轮的灯光在墨色的海面上划出流动的光带。这片景象,与一年前他们在酒店套房里紧张窥视时,已然不同。他们不再是隔岸观火的过客,而是深深嵌入这片都市森林的扎根者。

廖奎的目光从远处的灯火收回,深深吸了一口气,沉声对身边的两位爱人说道,也像是对自己说:

“北大荒,”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分量,仿佛能穿透时空,唤来那片冰天雪地的凛冽气息,“是咱的根。那里埋着咱的过去,淬炼出咱的血性,刻着咱这辈子都抹不掉的烙印。”

他顿了顿,手臂微微用力,将两女搂得更紧些,目光重新投向脚下这片生机勃勃又暗藏汹涌的土地:

“香港,是咱的干。它撑着咱现在的家,也托着咱未来的路。也许这树干上会有虫蛀,会遇风雨,但只要

他的眼神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带着一种历经劫难后的通透与坚定,

“咱们这棵家的树,枝叶就能长得再繁茂些,再高些。”

夜色渐深,维多利亚港的灯火依旧不知疲倦地闪耀着。镜头缓缓拉远,天台上一家相拥的身影,在这座庞大、喧嚣、充满无限可能与挑战的都市背景下,显得渺小,却又异常坚定和温暖。

他们在香港的扎根之旅,至此才算真正宣告开始。未来的道路上,必然还有更多的挑战、更复杂的博弈、以及那些深藏在时代洪流与个人命运交织处的未知。但无论如何,家的根基已然深植,新的征程,正伴随着港湾的潮声,徐徐展开。

廖奎空闲的左手中,轻轻捏着一份折叠起来的报纸剪报。那是关于中国大陆科研成就的报道,标题赫然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在即”。他的目光偶尔会落在那些铅字上,眼神深邃,不见波澜,却仿佛透过这纸面,看到了遥远北方那片广袤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暗示着他的内心,从未真正远离那个塑造了他、也给了他无尽伤痛与磨砺的时代大背景。根,始终在那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