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474章 空间的祝福沉重的贺礼

第474章 空间的祝福沉重的贺礼(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深夜,万籁俱寂。湾仔唐楼的顶层复式内,孩子们和保姆都已沉入梦乡。主卧室旁那间被用作静室的小房间里,廖奎、萧亚轩和谢亦菲三人,再次手牵手,盘膝坐在那片由他们共同构筑的、位于系统空间边缘的三角区域内。

与往常旨在锤炼、提升的修炼不同,今夜,当三人的手掌相触,意念沉静下来的瞬间,循环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没有刻意的引导,没有对力量的追求,那三股属性各异的气感——廖奎的冰蓝、萧亚轩的澹金、谢亦菲的嫩绿——如同三条温顺的溪流,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顺畅、更柔和地流淌而出,通过相牵的手掌,汇入共同的内循环。

三色光晕在他们周身浮现,不再是泾渭分明地环绕各人,而是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轻柔调和,自然地流转、交融在一起。蓝色不再凛冽,带着沉稳的守护;金色不再锐利,透着内敛的华光;绿色愈发蓬勃,洋溢着安宁的生机。三色交织,形成一片温暖、祥和的光晕,将三人笼罩其中,仿佛一个无声而坚实的祝福。

在这奇妙的共鸣中,一种超越言语的感知变得格外清晰。廖奎心中那份给予名分与安稳的坚定决心,如同磐石般沉厚;萧亚轩对仪式细节的周密考量以及对未来家庭前路的冷静规划,如同精准绘制的蓝图;谢亦菲对白纱与誓言的憧憬,以及那份融入骨血般的依赖与深情,如同暖流淌过。这些情感、思绪,并非具体的画面或声音,而是化作纯粹的能量波动,在他们紧密连接的精神与气感网络中无声传递、交融,彼此浸润。

这种源自内心最深处的和谐与期盼,非但没有干扰气感的运行,反而如同最珍贵的养分,滋养着循环。气感在交融中变得更加凝练、纯粹,那温暖祥和的光晕也似乎明亮了少许,驱散了深夜的寒意与过往残留的阴霾。

就在这共鸣达到一个无比和谐的峰值时,萧亚轩闭合的眼睫微颤,她并未开口,一道清晰的意念却通过循环传递给了廖奎和谢亦菲:“这种感觉……独一无二。或许,我们可以将这份共鸣的意念,融入婚礼的誓言之中。”

她的意念冷静而充满力量:“无需向外人言明。只在彼此交换誓言的那一刻,我们牵着手,引导这份共鸣。让它成为只属于我们三人,超越言语,超越寻常形式的见证。”

这个提议,让廖奎和谢亦菲的心神同时一震。的确,还有什么能比他们之间这由生死与共、系统绑定、气感交融所铸就的独特连接,更能象征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羁绊呢?

谢亦菲传递回的意念带着欣喜与感动:“好……这样最好。”廖奎的意念则如同他的人一般沉稳,带着肯定的力量:“可以。”

就在他们意念达成一致,内心因这独特的仪式构想而涌动着暖流时,那和谐交融的三色光晕似乎产生了某种更深的涟漪。极其短暂的一刹那,三角区域边缘,那通往依旧被迷雾封锁的系统主空间的方向,传来一丝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能量波动——仿佛一颗小石子投入深潭,涟漪触及了对岸。

这波动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三角区内依旧是一片温暖祥和,主空间方向的迷雾依旧厚重,没有任何开启的迹象。

然而,这细微的动静,却像一粒投入心湖的种子,在三人共同的心神中,留下了一抹极淡的痕迹。空间,似乎也在以它沉默的方式,回应着这份即将到来的、独特的结合。

婚礼的日子悄然临近,湾仔的唐楼家中,虽未张灯结彩,却弥漫着一种静谧而忙碌的氛围。除了筹备仪式的细节,一些承载着深厚人情与利益的“贺礼”,也陆续送达,无声地彰显着这个新兴家庭在香港悄然织就的关系网络。

首先登门的是向太,依旧是一身利落的套装,气场强大。她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一把黄铜钥匙放在茶几上,钥匙旁是一份产权文件副本。“浅水湾有栋小别墅,环境清静,靠海,算是我给你们添的新婚礼物。以后孩子们活动也方便些。”

这份礼太重了。浅水湾的别墅,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地位的标识。萧亚轩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将钥匙轻轻推回向太面前:“向姐姐,您的心意我们领了,这份礼物太贵重了。我们住在这里已经很习惯,也很安稳。您之前的帮助,已经让我们无以为报了。”

向太看了看萧亚轩,又瞥了一眼旁边沉默但眼神坚定的廖奎,没有坚持,反而露出一丝了然和赞赏的笑容。“好,既然你们坚持,那我就不勉强了。不过这心意,我记下了,以后有什么需要,随时开口。”她收回钥匙,但那份承诺,比钥匙本身更显分量。

何太派人送来的,则是一份极其务实的商业文件——一份针对“振华电子”目前所需某种核心元件的长期优惠供应合约,价格远低于市场,且供应稳定。这对于正在起步扩张的“振华”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能极大缓解成本压力和供应链风险。这份礼,直接送到了萧亚轩的心坎上,她郑重收下,明白这背后是何家在地产之外,制造业影响力的体现。

钱太的礼物更显生活化,是一张设计精美的、属于其家族旗下顶级百货公司的黑金VIp卡,附带一笔惊人的终身消费额度。“一点小意思,给孩子们和你们添置些日常用度,千万别客气。”这份礼,贴心而实用,将他们的日常消费与钱家的商业版图联系了起来。

最特别的,是何先生的“贺礼”。没有本人到场,只有一个密封严谨的牛皮纸文件袋,由一名沉默寡言的信使送来。打开一看,里面是几份印刷精良的金融债券文件,全部是海外发行、不记名、见票即付的品种。金额不小,最关键的是,这些债券来源干净,流转路径经过精心设计,几乎无法追查,是真正意义上“安全”的财富。这份礼,符合何先生一贯的神秘风格,既解决了他们可能需要的、不惹麻烦的流动资金,也暗示了其在金融暗流中的深厚能量。

送走最后一位信使,客厅里暂时恢复了安静。茶几上,合约、VIp卡和那份装着债券的文件袋静静地躺着,无声地述说着人情与利益的交织。

廖奎的目光扫过这些“贺礼”,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反而更添几分沉凝。他转向正在整理文件的萧亚轩,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洞悉世情的清醒:

“亚轩,看到了吗?”他下颌微抬,示意了一下那些东西,“这些礼,将来都是要还的。”

萧亚轩停下动作,抬眼看他,冷静的眸子里是一片了然。她轻轻点头:“浅水湾的别墅是试探,也是捆绑;何太的合约是扶持,也是将‘振华’与他们的产业链绑得更紧;钱太的VIp卡是便利,也是将我们的消费习惯置于其监控之下;何先生的债券……是保障,也是一条看不见的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