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空间的祝福沉重的贺礼(2 / 2)
每一份厚重的贺礼,都不仅仅是一份祝福,更是一份人情债,一个将双方利益更深层次捆绑的纽结。接受了,就意味着更深地融入这张由实力、金钱和秘密编织的网,也意味着在未来某个时刻,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来维持这份“交情”。
廖奎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市井的烟火气,缓缓道:“香港这个地方,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今天送来的每一份礼,都标好了价码。我们要站稳,离不开这些关系,但也要心里有数,步子不能乱。”
这些沉重的贺礼,既是他们立足香港的见证,也预示着未来道路上更复杂的利益交织与风雨考验。他们必须在接受与保持独立之间,找到最精妙的平衡。
婚礼前夜,月光如水银般透过书房的百叶窗,在深色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廖奎没有睡意,独自坐在书桌后,手指无意识地拂过桌面,那里空无一物,却仿佛承载着过往数年的惊涛骇浪。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萧亚轩推门而入。她穿着一身丝质睡袍,身形在朦胧月光下更显清瘦挺拔,洗尽铅华的脸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眼神却依旧清明如昔。
她走到书桌前,廖奎已站起身。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伸出手,将她轻轻揽入怀中。萧亚轩没有抗拒,将头靠在他宽阔坚实的肩膀上,感受着那份令人心安的沉稳。
“亚轩,”廖奎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低沉,“这些年,辛苦你了。”他的手掌轻抚着她的嵴背,一股微不可察的、带着清凉气息的冰蓝色气感悄然流转,如同涓涓细流,无声地抚慰着她精神深处可能积存的疲惫与紧绷。“从北大荒到香港,从……雅姿到亚轩,这个家能撑过来,走到今天,你是龙骨。没有你,我和菲菲,还有孩子们,可能早就散了。”
他提到了那个几乎被尘封的名字,那个属于他曾经“岳母”的身份,也点出了她因系统任务而经历的匪夷所思的蜕变。这一切混乱的源头,最终却奇异地凝结成了此刻他们相拥的温暖。
萧亚轩(曾经的萧雅姿)在他肩头轻轻蹭了蹭,这个细微的动作流露出罕见的依赖。她闭上眼,感受着那缕清凉气感带来的宁静,低声道:“说什么辛苦。如果没有你,我或许早已在那场风波中彻底沉沦,或是作为一个苍老的灵魂腐朽。是系统,是菲菲的选择,更是你……让我获得了新生。”她顿了顿,声音更轻,却带着斩钉截铁的意味,“有你在前面顶着,再大的风浪,再离奇的冒险,我都觉得值得。”
这一刻,她不是那个冷静果决的商场女强人,也不是系统任务塑造的年轻躯壳,只是一个将全部信任与未来都托付给身边男人的女子。
又在书房相拥片刻,感受着彼此气息交融带来的平静,廖奎才轻轻拍了拍萧亚轩的背。“我去看看菲菲。”
萧亚轩点点头,目送他离开书房,眼神复杂,最终化为一片柔和的坚定。
主卧室内只亮着一盏昏暗的床头灯。谢亦菲没有睡,她穿着柔软的棉质睡裙,正坐在床边,借着微弱的光线,凝视着摇篮里和旁边小床上熟睡的三个孩子。霆锋和柏芝睡得四仰八叉,韶涵则蜷缩成小小的一团,呼吸均匀。她的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嘴角噙着一抹满足的笑意。
廖奎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坐在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向孩子们。
“都睡了?”他低声问。
“嗯,刚闹腾完,睡得沉了。”谢亦菲轻声回应,身体自然地靠向他。
廖奎伸出手,环住她纤细却不再柔弱的肩膀,一股带着勃勃生机的嫩绿色气感,如同春日最温柔的暖风,缓缓渡入她的体内,驱散了她心底因明日仪式而可能残存的、对过往飘零的最后一丝不安。
“菲菲,”他看着孩子们熟睡的小脸,承诺如同誓言般沉重而清晰,“明天之后,我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我向你保证,会永远守护你和孩子们,尽我所能,给你们一个再无风雨的家。”
谢亦菲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但那泪光背后是无比的踏实和幸福。她伸出手臂紧紧抱住廖奎的腰,将脸埋在他胸口,声音闷闷的,却充满力量:“奎哥,我不怕风雨。只要你和亚轩姐在,孩子们在,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
从红心公社的初遇,东风县招待所的羞涩邂逅,区比赛的重逢,到农科院培训班的定情,再到父亲安排下的仓促婚礼,以及随后父母变故、北大荒的艰难岁月……一路走来,坎坷曲折,她早已不是那个单纯的技术员或者仓库记录员或依赖父母的少女。她的根,早已牢牢系在了这个由她、廖奎和以奇特方式“归来”的母亲共同构筑的家之上。
廖奎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没有再说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这个平静的夜晚,分别在书房和卧室,廖奎与生命中最重要两个女人完成了婚礼前最后的私语。无论是与萧亚轩之间历经诡异蜕变、并肩作战的深刻理解,还是与谢亦菲之间贯穿苦难、相濡以沫的深厚情谊,都在此刻沉淀、升华。
他们都对明天的婚礼充满期待。那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混乱、颠沛、充满不确定性的过去就此终结,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秩序井然、共同面对未来的新生,正式开启。月光温柔地笼罩着唐楼,静谧中孕育着新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