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524章 北望的订单与温特的误判

第524章 北望的订单与温特的误判(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在“振华”凭借舆论巧劲勉强稳住阵脚,但现金流依然捉襟见肘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通过何先生那条隐秘的渠道,悄然降临。

那是一个细雨迷蒙的下午,萧亚轩接到何先生亲自打来的电话,约她在中环一家极为僻静的私人俱乐部见面。何先生在电话里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但萧亚轩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俱乐部的包厢内,茶香鸟鸟。除了何先生之外,还有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何先生介绍他为“钟先生”,来自“南洋联合贸易公司”。

寒暄过后,钟先生没有过多客套,直接切入主题。他显然对“振华电子”的情况了如指掌,尤其是对“振华”利用特殊工艺和高纯度蚀刻酸生产的高稳定性、高精度特种电路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提出的技术参数要求极为专业和苛刻,甚至涉及一些萧亚轩都未曾深入了解过的特殊应用环境。

“萧董,我们公司长期为一些科研机构和特殊工业项目采购关键部件,”钟先生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贵公司的产品,在稳定性和一致性上,恰好符合我们一位重要客户的需求。我们希望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随后,他拿出了一份初步的采购意向书。当萧亚轩看到上面的采购数量和报价时,饶是她见惯了大风大浪,握着茶杯的手指也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顿。

订单的数量,远超“振华”目前任何一家客户的采购规模,几乎相当于“振华”高端电路板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半年的产量!而报价,更是优厚得令人咋舌,单件利润远超他们为港内大客户提供的定制产品。这已不是普通的商业订单,更像是一笔不计成本、只为获取特定性能产品的战略采购。

更让萧亚轩心中暗惊的是结算方式。意向书中明确提出了几种非现金结算方案:可以通过瑞士某家银行的特定匿名账户进行转账;也可以接受等值的、国际市场上易于变现的硬通货(如黄金);甚至提出,如果“振华”有需要,他们可以提供一些内地特有的、在香港乃至国际市场都极为紧俏的稀缺原材料或中药材进行易货贸易。

所有的条款,都指向一个核心——高度保密,规避常规监管和视线。

萧亚轩瞬间明了。这位“钟先生”和他所代表的“南洋联合贸易公司”,不过是一个精心构筑的外壳。真正的需求方,必然是何先生背后那条线所连接的、北方某个肩负着重要使命的电子或尖端设备研究所。他们看中的,正是“振华”在外部封锁下,凭借特殊渠道和自身努力所实现的、稳定可靠的高端电路板制造能力。

何先生坐在一旁,安静地品着茶,仿佛一切与他无关,但那双洞悉世事的眼睛里,却带着一丝了然。

萧亚轩心念电转。这笔订单,无疑是雪中送炭,是拯救“振华”于水火的救命稻草。它不仅能够立刻解决公司迫在眉睫的现金流危机,其丰厚的利润足以支撑“振华”继续与“太平洋科技”周旋,甚至能为“振华一号”芯片和那个更为隐秘的“春芽”计划,持续输血。

“钟先生提出的要求,我们‘振华’的技术和产能完全可以满足。”萧亚轩压下心中的波澜,语气恢复了商人的冷静与专业,“关于具体的技术细节和品质标准,我需要我们的总工张工与贵方的技术代表进一步对接确认。至于结算方式,”她略微停顿,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案,“我们认为瑞士银行的匿名账户更为便捷。”

钟先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很好。萧董是爽快人。具体的合同,我们会安排专人尽快与贵公司敲定。”

秘密接洽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迅速推进。张工带领他最信任的几名核心工程师,与对方派来的、同样技术精湛的“工程师”进行了数轮封闭式技术会谈,敲定了所有细节。合同文本则由萧亚轩和谢亦菲亲自审核,确保万无一失。

当第一笔按照合同约定、通过复杂路径转入“振华”海外秘密账户的预付款到位时,财务总监几乎是冲进萧亚轩的办公室,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

“萧董!资金……资金到位了!足够我们……足够我们支撑至少一年!就算‘太平洋科技’继续打价格战,我们也完全耗得起了!”

压在“振华”头顶那座名为“现金流”的大山,在这一刻,被一股来自北方的无形力量,悄然移开。

萧亚轩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维多利亚港繁忙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这笔来自北方的订单,如同一条坚实的绳索,在“振华”即将坠入深渊时,将其牢牢拉住。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援助,更传递出一种微妙的信号和认可。

她回想起廖奎之前那句“时间站在我们这边”,如今看来,蕴含深意。何先生这条线,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力量,开始真正展现出其作为“庇护”和“助力”的价值。

当晚,唐楼内。

“北面的订单落实了。”萧亚轩对廖奎和谢亦菲说道,“资金问题,暂时解决了。”

廖奎闻言,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只是点了点头,沉声道:“意料之中。他们需要可靠的技术和产品,我们需要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各取所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