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537章 华尔街雪崩弃卒保帅

第537章 华尔街雪崩弃卒保帅(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纽约证券交易所。

开盘的钟声余韵未散,一场针对罗斯戴尔家族及其关联企业的金融风暴便已骤然降临。联合国会场上的核扩散指控如同投入资本市场的巨型炸弹,引发的不是涟漪,而是海啸。

交易大厅内,人声鼎沸,气氛近乎癫狂。电子屏幕上,所有与罗斯戴尔名字沾边的股票代码后面,都跟着一片触目惊心的血红和向下俯冲的箭头。

“抛掉!全部抛掉!”一名基金经理对着电话声嘶力竭地吼叫,额头青筋暴起。

“没有买家!天啊,买盘消失了!”交易员看着空荡荡的买入队列,脸色惨白。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投资者,无论是大型机构还是散户,此刻只有一个念头——尽快逃离这艘正在沉没的巨轮。不计成本,不问价格,只有卖出,卖出,再卖出!

断崖式下跌!

罗斯戴尔家族控股的核心上市公司股价,如同自由落体,毫无阻力地向下勐冲。开盘不到一小时,跌幅便超过15%,触发熔断机制。短暂的停盘并未能安抚市场情绪,反而加剧了恐慌。复盘后,抛售浪潮更加汹涌。至收盘时,其旗下主要上市公司股价平均跌幅超过30%,单日市值蒸发超过百亿美元,堪称一场金融血洗。

与此同时,在曼哈顿下城那些摩天大楼里的金融机构总部,另一场风暴正在上演。

美林证券总裁办公室内,一份紧急风险评估报告被拍在桌上。总裁面色铁青,毫不犹豫地下达指令:“立刻!冻结与罗斯戴尔家族及其关联实体的一切账户资产,停止所有未拨付的信贷额度,全面清查风险敞口!”

由美林带头,摩根士丹利、高盛、雷曼兄弟等华尔街巨头仿佛接到了统一指令,纷纷在第一时间宣布采取类似措施,与罗斯戴尔家族进行切割。金融机构的反目,如同抽走了垂危病人最后的氧气,彻底断绝了罗斯戴尔家族通过金融市场融资输血的可能性。

而在《时代周刊》位于洛克菲勒中心的编辑部内,另一把更致命的软刀子已然出鞘。最新一期的杂志,以罗斯戴尔家族现任族长阴沉的面孔为封面,标题骇人听闻:《毒蛇的遗产:起底罗斯戴尔家族的百年罪恶》。

这篇深度调查报道,以联合国指控为引,详尽挖掘并披露了这个家族鲜为人知的发家史:如何在殖民时代通过鸦片贸易和资源掠夺积累原始资本;如何在二战期间与纳粹德国保持暧昧的商业往来,为其提供战略物资;如何在战后利用冷战格局,游走于灰色地带,从事武器贸易、支持独裁政权以牟取暴利……一桩桩,一件件,铁证与史料相互印证,将这个百年家族的华丽外衣撕得粉碎,暴露其内里早已腐烂发臭的本质。

这篇报道,如同最后的审判,将罗斯戴尔家族牢牢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使其在全球公众面前的声誉彻底破产。

在这场全方位的围剿中,一个细节引起了少数敏锐观察家的注意:在针对罗斯戴尔股票的疯狂做空力量中,除了常规的对冲基金,还隐约出现了几家老牌犹太财团的身影。他们操作精准,下手狠辣,带着一种复仇般的快意。这似乎是对罗斯戴尔家族那段与纳粹不清不楚历史的一次迟来的、来自资本层面的清算。

华尔街的雪崩,媒体的审判,加上神秘资本的落井下石,曾经不可一世的罗斯戴尔家族,在短短时间内便从权势的顶峰跌落,陷入内外交困、风雨飘摇的绝境。他们在香港针对廖奎和振华电子的种种布局,也因此失去了最根本的动力和支撑,瞬间土崩瓦解。远在香港的廖奎和萧亚轩,尚未直接出手,最大的威胁却已在全球力量的博弈中,迎来了它迟到的末日审判。

瑞士,苏黎世。班霍夫大街上的奢华与秩序,被一阵突如其来的警笛声打破。数辆警车悄无声息地包围了一栋历史悠久、守卫森严的银行大厦。在众多便衣警察和国际刑警组织干员的协同下,三名衣着考究、面色灰败的中年男子被从大厦内带出,押上警车。他们正是罗斯戴尔家族负责远东事务及“特殊技术转移”的核心高管,直接主导了对香港“振华”的围剿以及那致命的核技术走私。

消息像野火一样传遍全球金融圈。这已不仅是商业丑闻,更是触犯国际法红线的犯罪行为。

几乎与此同时,在瑞士深处某座戒备森严、俯瞰湖泊的古老城堡内,罗斯戴尔家族的长老会正在召开一场气氛凝重的紧急会议。沉重的橡木桌上,摆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坏消息——股价崩盘、资产冻结、媒体围攻,以及高管被捕的最终确认信息。

家族族长,一位须发皆白、眼神如同鹰隼般锐利的老者,用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的声音,宣读了长老会的最终决议。很快,一份措辞严谨、撇清关系的声明,通过各大通讯社发往全世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