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541章 峰会邀请与初抵东京

第541章 峰会邀请与初抵东京(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北角,振华电子研发中心顶层会议室。气氛不同于往日技术攻坚时的热烈,反而带着一丝凝重。萧亚轩坐在主位,听着法务总监的汇报,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光滑的桌面。

“萧董,各位,”法务总监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我们刚刚收到正式的法律文书。日本‘坂田精工’以其在美国和欧洲注册的一项名为‘高频信号多层印刷电路板内部互联结构’的专利为由,同时在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和欧洲专利局对我们提起了侵权诉讼。”

他顿了顿,补充了更棘手的一点:“不仅如此,他们正在积极游说相关的国际电子技术标准组织,试图将这项专利的核心技术要点,纳入下一代行业标准草案。一旦成功,我们未来任何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都可能自动构成侵权。”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这手段堪称狠辣。

“坂田精工……”张工眉头紧锁,他负责技术,对行业动态极为敏感,“我记得他们的这项专利,申请日期很早,但直到去年才正式公布细节,属于典型的‘潜水艇专利’。”

他看向萧亚轩,解释道:“这种策略就是故意延迟专利的公开和审查时间,潜伏在水下,等到相关技术领域发展起来,有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并形成市场规模后,再突然浮出水面,利用其优先申请日期,狙击后来的竞争者。他们的目的不是保护创新,而是设置壁垒,勒索许可费,或者直接扼杀对手。”

萧亚轩眼神冰冷。她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图:“拖延我们进入欧美高端市场的时间,通过漫长的法律诉讼消耗我们的资源和精力,同时增加我们未来的专利授权成本,削弱我们的价格竞争力。甚至,如果标准游说成功,他们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是的,萧董。”法务总监点头,“诉讼过程可能持续数年,期间我们的相关产品进入欧美市场会面临临时禁售令的风险。而标准之争,更是影响深远。”

这时,一位负责情报收集的助理匆匆进入,将一份简报递给萧亚轩。她快速浏览,眼神微凝。

“有意思,”她将简报放下,环视众人,“根据我们得到的信息,‘坂田精工’的首席技术官,在加入该公司前,曾长期担任日本某防卫省下属技术研究所的顾问。而且,该公司与日本通产省(ItI)关系极为密切。”

这信息让会议室的温度又下降了几度。这意味着,对方的行为可能并非单纯的商业竞争,背后或许有着更深层次的、带有国家战略色彩的考量。振华在材料和高可靠性电路板上的突破,显然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

沉默片刻,萧亚轩缓缓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每一位核心成员。

“法律层面,我们要积极应诉,聘请最好的国际知识产权律师团队,收集证据,力争无效掉他们的‘潜水艇专利’。标准层面,我们要联合可能受影响的友商,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会议,绝不能让他们一手遮天。”

她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但被动防御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他们想用专利和标准把我们锁在门外?那我们就正面击破它!”

“张工,”她看向研发负责人,“立刻准备‘青龙芯’下一代原型机的全部展示资料,性能参数要做到极致,尤其是环境适应性和信号保真度。”

“法务,整理我们所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清单,特别是核心材料和处理工艺相关的。”

最后,她斩钉截铁地宣布:“我亲自带队,参加下个月在东京举行的国际电子技术与应用峰会。他们不是想在规则内玩吗?我们就在他们制定的舞台上,用他们无法企及的技术实力,告诉所有人,振华的产品,靠的是真本事,不是几项存心不良的专利就能封锁住的!”

她要让“坂田精工”,让所有潜在的觊觎者都看清楚,振华电子,已非吴下阿蒙,任何试图用旧有壁垒进行封锁的行为,终将徒劳无功。东京峰会,将成为一场硬碰硬的技术亮剑。

湾仔唐楼,书房厚重的隔音门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柔和的灯光下,萧亚轩将一份制作精美的邀请函放在红木书桌上,推向对面的廖奎和谢亦菲。

烫金的英文标题赫然在目:“全球电子科技与未来趋势峰会”,举办地点:日本东京,时间:五月中旬。更引人注目的是,邀请函明确写道,组委会诚挚邀请萧亚轩女士在峰会首日做主题演讲,分享振华电子在高端电子设备可靠性方面的创新与实践。

“东京,首日主题演讲。”萧亚轩语气平静,但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这是一个绝佳的舞台。”

廖奎拿起邀请函,目光扫过赞助商名单,不出所料,“坂田精工”的名字赫然列在核心赞助商的位置。他眉头微蹙,放下邀请函,看向萧亚轩,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担忧:

“这是个陷阱,亚轩。3月份的那颗子弹,很可能就是铺垫。他们在香港能动用那种级别的狙击手,在日本,他们的老巢,手段只会更层出不穷。太危险了。”

书房内的空气因他的话语而略显凝重。上次停车场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犹在眼前。

萧亚轩迎上廖奎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正因为在他们的主场,我们才更要去。奎,退一步,对方就会进一步。专利诉讼、标准游说,现在又是峰会邀请,步步紧逼。如果我们示弱,不敢踏上这个舞台,那么在国际业界眼中,我们就是心虚,就是怕了‘坂田精工’的指控。届时,即便我们在法律上赢了,也输了市场和声誉。”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维多利亚港的夜色,背影挺拔:“我们必须去,而且要在那个舞台上,用无可争议的技术实力,正面展示我们的‘肌肉’。只有让他们,让所有观望者看到我们的底气和技术壁垒,才能真正赢得尊重,撕开封锁,为振华赢得未来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是商业战,更是心理战。”

谢亦菲一直安静地听着,此时她拿起邀请函,仔细翻阅着附带的会议议程和参会方信息,从法律人的角度冷静分析:“亚轩姐说得对,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坐实对方的某些暗示。但廖奎的担忧也非常现实。安全必须是首要考量。”

她抬起头,目光沉稳:“我建议,立刻开始组建最精干的随行团队。安保方面,由陈剑亲自挑选‘暗影’最核心、最可靠的成员,人数不在多,在于绝对忠诚和能力。同时,我们必须提前聘请日本本地资深、且信誉良好的律师事务所,负责我们在日期间的法律事务,包括应对可能的突发法律纠纷,以及……一旦发生意外,能第一时间介入,确保程序和我们的基本权利。”

她顿了顿,补充道:“峰会演讲是重点,不能给对方任何在技术细节上攻击我们的口实。我们展示的东西,必须经得起最苛刻的审视。”

萧亚轩转身,点了点头:“亦菲考虑得很周全。团队组建和法律保障就按你说的办。”她走到书桌旁,打开一个特制的金属箱,里面静静躺着几枚即将在峰会上展示的“青龙芯”样品。芯片表面流转着一种独特的、非金属的温润光泽。

“至于技术底气……”她拿起一枚芯片,指尖感受着那微凉的触感,嘴角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青禾’项目的最新成果已经用上了。这批样品的关键封装材料,融入了最新一代‘铜脉蕨’的活性萃取物。它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耐极端环境性能,其独特的生物相容性结构,似乎还对高频信号传输有着意想不到的稳定作用。数据反馈,性能比我们之前测试的版本,又提升了百分之八左右。”

这是他们独有的,无法被复制的优势。源自桃源仙境的奇迹,将成为她刺向东京峰会舞台最锋利的矛。

廖奎看着萧亚轩眼中熟悉的、不容动摇的决然,又看了看那枚蕴含着超越时代技术的芯片,深知阻止已无意义。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好,你去。但安全方案,必须由我和陈剑最终核定。东京,不是香港,我们能动用的资源有限,必须万无一失。”

风暴将至,目标明确。东京峰会,已不仅仅是一场技术交流,更是一场关乎未来命运的正面较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