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峰会邀请与初抵东京(2 / 2)
湾仔唐楼深处,那间墙壁内嵌钢板、信号被完全屏蔽的安全屋内,气氛肃穆。东京之行已进入倒计时,最后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萧亚轩面前摊开着最终确认的赴日团队名单。为了不过度刺激日方,也为了避免将“暗影”主力暴露在未知风险下,她精挑细选了七人团队:两名对“青龙芯”技术细节了如指掌的核心工程师、一名精通国际知识产权法的法务专员、一名日语流利且背景可靠的翻译,以及四名由陈剑亲自从外围挑选、能力出众但面孔相对陌生的精锐保镖。阵容精干,目标明确。
而在那片唯有他们三人能踏足的【桃源仙境】中,廖奎正进行着更为隐秘和关键的准备。
灵泉畔,他集中精神,意念沉入空间。首先被存入的是一台仅有烟盒大小、外壳经过特殊处理的微型卫星电话。这是通过何先生渠道弄到的最新装备,加密等级极高,理论上可以绕过日本本地通讯网络,直接通过卫星与特定号码联系,是危急时刻的生命线。
接着,是三支特制的金属针剂。针剂内充盈着微微泛着莹光的液体——这是经过多次提纯浓缩的高浓度灵泉水,蕴含着强大的生机。关键时刻,一支或许就能吊住性命,加速愈合。
他的目光落在旁边一套看似寻常的乌木发簪上。意念一动,发簪内部结构在感知中纤毫毕现——中空的簪体内,紧密排列着数十根细如牛毛、却异常坚韧的特制钢针。它们仿照“阎王针”的形制,但更为隐蔽,灌注气感后,在近距离下足以成为出其不意的致命武器。
最后,是一件轻薄如蝉翼、触感却异常柔韧的银白色内衣。这是利用“青禾”项目衍生出的特殊纤维编织而成,并经过了灵泉能量的长时间浸润,虽不能抵挡步枪子弹,但对于利刃切割和普通穿刺有着极强的防护力。
将这些关键物品一一存入空间,廖奎心念再动,手中出现了一支紧凑型手枪,枪口已经旋上了细长的消音器。这是他首次尝试将结构复杂的现代武器存入空间。精神高度集中,意念锁定——
嗖!
手枪连同消音器瞬间从手中消失,下一刻,安静地悬浮在空间内指定的角落。存取成功!廖奎心中一定。这验证了空间不仅可以储存简单物体,连精密的机械结构武器也能容纳,这为应对极端情况又增添了一张至关重要的底牌。
准备工作告一段落,廖奎退出空间,回到安全屋。萧亚轩刚刚结束一通加密电话,脸色凝重中带着一丝放松。
“何先生那边联系上了。”她看向廖奎和谢亦菲,“他提供了一个在东京的紧急联络人,代号‘老蔡’。明面上经营一家对华贸易公司,在日多年,根基很深,背景……相当深厚。”
廖奎敏锐地捕捉到她话语中的细微停顿:“可信度如何?”
“何先生只说,‘老蔡’与当地的爱国侨社往来密切,是‘自己人’,绝对可信,在东京遇到官方或黑道层面的棘手麻烦,可以找他。但他也隐晦提示,”萧亚轩压低了声音,“东京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老蔡’也并非万能,我们自身务必谨慎再谨慎。”
“自己人……”廖奎沉吟着。何先生提供的这条线,无疑是一道重要的保险,但也点明了东京水之深,连何先生都用了“复杂”二字。
所有能想到的准备都已就绪。明面上的团队,暗中的装备,以及一条潜在的生路。萧亚轩即将踏上前往东京的征程,前方是展示实力的舞台,也是布满荆棘的险地。廖奎握住她的手,千言万语化作一句:
“一切小心,平安回来。”
巨大的波音客机在成田机场跑道平稳着陆,发出一阵沉闷的摩擦声。1975年的东京,作为亚洲经济腾飞的引擎,其国际机场已然显露出未来的繁忙雏形,但与后世相比,仍带着几分旧时代的秩序感。
萧亚轩随着人流走下舷梯,东京湾微凉而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与香港的闷热截然不同。她身穿一套剪裁利落的藏青色职业套装,妆容精致,神色平静,与周围普通的商务旅客并无二致。唯有那双锐利沉静的眼眸,在扫视周围环境时,会不经意间流露出远超常人的警惕。
她身后,七人团队有序跟随。两名工程师提着装有演示样机和核心资料的保密箱,法务和翻译则负责沟通与文件,四位保镖看似随意地分散在四周,目光却如同雷达般扫视着任何可能接近的可疑人物,他们的站位隐隐将萧亚轩护在中心。
通关过程异常顺利,日方工作人员效率极高,甚至带着一种程式化的礼貌,并未对振华电子这个近期处于风口浪尖的公司代表团表现出任何特别的“关注”。但这种过分的顺畅,反而让萧亚轩心中那根弦绷得更紧。
取完行李,一行人走向接机大厅。早已等候在此的,是峰会组委会安排的一名日方接待人员,以及一名由隆泰证券日本合作方派来的本地助理。简单的寒暄和确认身份后,众人跟随引导,走向安排好的车辆。
就在走向出口的短短路程中,萧亚轩敏锐地感觉到几道隐晦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它们来自不同方向——或许是看似正在阅读报纸的旅客,或许是正在清洁地面的工作人员,又或许是远处讲着电话的西装男子。这些目光没有恶意,却带着一种审视和记录的味道,如同无形的蛛网,悄然笼罩。
她不动声色,甚至没有放缓脚步,只是通过预先约定的细微手势,向保镖队长传递了“被监视”的讯号。队长眼神微凛,并未四处张望,但护卫的阵型悄然做出了细微调整,更加滴水不漏。
前来接机的是一辆黑色的丰田世纪和一辆日产轿车,透着日式特有的低调与奢华。就在萧亚轩弯腰准备上车的那一刻,眼角的余光瞥见不远处航站楼二楼巨大的玻璃幕墙后,似乎有反光镜片的闪光一闪而逝。
狙击手?不,距离太远,角度也不对。更像是……长焦镜头。
有人在拍照,或者说,在进行远程监视。
萧亚轩心中冷笑,对方果然没有让她“失望”。从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刻起,他们就已经进入了某些人的视野。这非但没有让她感到畏惧,反而激起了更强的斗志。
她沉稳地坐进车内,柔软的真皮座椅包裹感极佳。车窗外的东京街景飞速掠过,高楼林立,秩序井然,展现着战后经济奇迹的成果。然而,在这片繁华与秩序之下,萧亚轩感受到的,却是潜藏在暗处的汹涌暗流。
“直接去酒店。”她对前排的本地助理吩咐道,声音平静无波。
“是,萧女士。”助理恭敬回应。
车辆汇入东京傍晚的车流,向着市中心驶去。萧亚轩靠在后座,闭上眼睛,看似在休息,脑海中却飞速运转,将下机后观察到的一切细节与何先生的警告、廖奎的担忧相互印证。
东京,这座陌生的城市,已然张开了它的网。而她,以及她所代表的振华电子,将在这张网中,寻找破局而出的机会。真正的较量,从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