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548章 香港援手底线试探联盟发力

第548章 香港援手底线试探联盟发力(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浅水湾,向家大宅。

水晶吊灯下,气氛却无半分闲适。向太放下茶杯,目光扫过坐在沙发上的何太、钱太等几位豪门掌舵夫人,声音沉稳而有力:“亚轩在东京蒙难,振华受辱,这不止是他们一家的事。今日他们能用这等手段对付振华,明日就能用来对付我们在座的任何一家。香港商界的脸面,不能任由人这样踩踏。”

几位夫人神色凝重,纷纷颔首。她们代表的家族,根系深植香港工商界,影响力盘根错节。

“我已联络了中华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几位老朋友,”何太接口道,“他们均表赞同。一份由本港主要商会及知名企业联署的声明正在起草,核心只有八个字——‘公正、透明、快速’。我们必须呼吁日方依法依规,尽快了结此事,避免商业纠纷政治化,损害香港自由、公平的国际商誉。”

很快,一份措辞严谨、但立场坚定的联署声明开始在香港顶尖商业圈内流传,并获得越来越多有分量的签名。这份声明并未直接指责日方,而是从维护国际商业秩序和香港声誉的角度出发,施加压力。

与此同时,在中环的顶级私人俱乐部内,隆泰证券的陈经理也与几位掌控庞大资本的投资基金负责人进行着“非正式”会谈。

“王总,李生,”陈经理语气平和,但话中有话,“东京这摊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若是连最基本的商业公平都无法保障,甚至司法程序都显得……暧昧不清,那我们这些管理资金的人,就不得不重新评估对日投资的环境风险了。毕竟,资本最看重的是稳定和规则。”

几位基金负责人心领神会。他们或许不会立刻撤资,但这种担忧一旦通过他们的圈子扩散出去,足以在日本商界和关注资本流向的政界人士中引起不小的波澜。资本无声的警告,往往比公开的抗议更具分量。

这些来自香港工商界和资本市场的联手行动,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如同涓涓细流,悄然传递至东京的商界领袖和部分能够影响政策的政界人士耳中。压力,开始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悄然汇聚。

埼玉县,偏僻拘留所。

这里的较量进入了更残酷的阶段。对手在法律程序上未能迅速压垮萧亚轩,便开始试探她生理和心理的底线。

审讯不再遵循固定的时间。常常在深夜她刚刚入睡,或凌晨天色未明时,囚室铁门便被哐当一声打开,强光刺入眼中。“萧亚轩,提审!”

审讯室内,依旧是渡边检察官或他的副手,问题却变得重复、琐碎而冗长,围绕着早已问过无数遍的技术细节、行程安排、人际关系,反复盘问。这不再是寻求真相,而是纯粹的“疲劳轰炸”,旨在用无尽的煎熬消耗她的精神,摧毁她的意志。

有时,审讯者会突然转变语气,用一种近乎“关切”的口吻说道:“萧女士,何必如此固执?你还有年幼的孩子在香港等待。只要你愿意合作,指认是受了某些上级或势力的指使,事情很快就能结束,你也能早日回去与家人团聚。这对你,对孩子们,都是最好的选择。”

家人,成了他们试图撬开她心理防线的最后武器。

回到囚室,折磨仍在继续。头顶的灯光24小时常明,惨白的光线让人无法分清昼夜。同时,一种低频、单调的噪音开始持续不断地在囚室内回响,不算刺耳,却足以干扰深度睡眠,让人始终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浅眠状态。

面对这种全方位、系统性的压迫,萧亚轩的身体迅速消瘦,脸色苍白,但她的眼神却如同经过淬炼的寒铁,愈发锐利和坚定。

在又一次毫无意义的深夜审讯后,她被带回囚室。看着看守送来的、一如既往冰冷粗糙的餐食,她没有动筷。

次日,当看守发现餐食原封不动时,她平静地宣告:“在我获得不受监控与律师会见的权利,以及这些非人道的待遇停止之前,我不会进食。我只会摄入维持生命必需的水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