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554章 晨曦惊雷举国震动

第554章 晨曦惊雷举国震动(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读卖新闻》的标题则更加直接,带着强烈的冲击性:“战后最恶性袭击?目标直指核心技术命脉!”报道着重强调了研究所内部存放的“关乎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专利资料“可能已全部损毁”,并引述匿名专家的话称,“这是对日本制造业根基的一次精准打击”。

《产经新闻》更是将其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头版社论的标题赫然是:“无形的战争!经济安保防线被洞穿!”文章充满危机感地写道:“袭击者展现出的专业能力、情报掌握程度以及对破坏规模的控制力,绝非普通犯罪组织所能及。其目的不仅仅是摧毁一家企业,更是试图撼动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必须彻查背后是否存在国家行为体的影子!”

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中断了常规节目,进行紧急特别报道。NHK的新闻主播面色凝重,身后的大屏幕不断播放着废墟的画面、警灯闪烁的现场以及惊慌失措的目击者采访。字幕上滚动着“极端恶劣”、“目标明确”、“损失难以估量”等字眼。

街头巷尾,报纸被抢购一空,收音机和电视机前围满了神情紧张的市民。

“喂,听说了吗?坂田精工被炸了!”

“真的假的?那个很大的公司?”

“电视上都播了!全炸没了!太可怕了!”

“是什么人干的?暴力团吗?”

“不像……听说保安都被打晕绑起来扔在外面,一个没杀,这手法……”

茶馆、办公室、电车上,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震惊、恐惧、疑惑,种种情绪在空气中弥漫。长久以来对社会治安的信心,在这一刻出现了细微的裂痕。如果连“坂田精工”这样的巨头都会遭到如此毁灭性的打击,那么还有什么地方是绝对安全的?

东京证券交易所,开盘铃声如同丧钟。

与“坂田精工”直接相关的股票,以及整个电子、精密制造板块,如同遭遇了雪崩,股价直线跳水,一片惨绿。恐慌情绪蔓延,抛售盘汹涌而出,带动日经指数大幅下挫。资本市场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这起事件背后所预示的巨大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恐惧。

警视厅总部,气氛肃杀。

一场高级别紧急会议正在召开。警察厅长面色铁青,将一份初步调查报告摔在桌上。

“现场勘查初步结果:爆炸物为军用级别C4塑性炸药,使用机械定时起爆,安装位置极其精准,集中在核心研发区域。入侵者避开了所有民用安保系统,行动路线明确,手法专业,对内部结构了如指掌。所有被制服的安保和研究员均被非致命方式击晕,捆绑后移至安全地带……”

他深吸一口气,环视在场的高级警官,“这绝不是普通的犯罪!这是一次经过周密策划、训练有素、目的明确的——恐怖袭击!是极其恶劣的、对国家经济和产业安全的公然挑战!”

会议决定,立即成立由警视厅搜查一课为主导,联合公安部门、爆炸物处理小组的特大特别搜查本部,调动最精干的警力,全力侦破此案。压力如山,来自内阁,来自财界,来自恐慌的民众。

而在官方定性的“恐怖袭击”之外,一种更加隐秘、却更具穿透力的猜测,开始在一些特定的圈层和新兴的计算机网络(早期BBS雏形,主要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间流传)以及口耳相传中悄然扩散。

“你们不觉得……这时间点太巧了吗?”某大学工学部的实验室里,一名年轻的研究生压低声音对同伴说,“那个香港振华电子的高管,刚因为‘窃取坂田技术’被关进去没多久,坂田最核心的研究所就被炸了……”

“而且,只炸东西,不杀人……这像是复仇,或者……警告。”另一人接口道,眼神闪烁,“像是在说:‘你们诬陷我偷技术?好,那我就把你们存技术的老巢直接端掉!’”

在一些行业内的酒吧和私人聚会中,类似的低语也在回荡。

“坂田这次踢到铁板了。那个振华,恐怕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用这种方式反击……太狠了!但也确实有效。坂田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完了。”

“警方说是恐怖袭击,但我看,更像是商业战争的……升级版。一种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最极端的升级版。”

这些猜测虽然无法见诸主流报端,却如同地下暗流,在知情者和敏锐的观察者之间迅速传递。虽然没有确凿证据将两者直接联系起来,但“振华”这个名字,已经与这起震撼全国的爆炸案,产生了某种心照不宣的关联。

举国震动!官方定性下的全力缉凶,民间暗流中的种种猜测,资本市场的恐慌抛售,民众信心的动摇……所有的一切,都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压力,不仅压在警视厅的肩上,更压在了“坂田精工”以及那些幕后推动者的心头。

他们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他们招惹的,或许不仅仅是一家有技术实力的公司,更是一个行事毫无顾忌、拥有可怕执行力的对手。这场由他们率先挑起的战争,已经彻底脱离了预设的轨道,滑向了不可预测的深渊。而那座深藏在富士山脚下的军事监狱“鹈鹕”,此刻在知情人眼中,不再仅仅是关押犯人的堡垒,更仿佛成了一个随时可能引爆更大灾难的……火药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