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何先生的茶约与无声的战场(1 / 2)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三日,午后。薄雾般的冬雨笼罩着香港,将城市的喧嚣洗刷得略显朦胧。廖奎接到何先生通过特定渠道传来的口信,邀他至半山一家会员制的静谧茶室一叙。
茶室隐于一片葱茏的绿意之后,推开厚重的木门,外界的声音仿佛瞬间被隔绝。室内光线柔和,只有几盏低悬的纸灯笼散发着温润的光,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普洱特有的醇厚香气。何先生早已在临窗的雅间等候,他依旧是一身素色唐装,面容清癯,眼神平和,仿佛与这茶室的氛围融为一体。
“廖先生,请坐。”何先生微笑着示意,亲手执起紫砂壶,为廖奎斟上一杯色泽红浓透亮的茶汤。“雨天饮些熟普,暖身,也静心。”
“何先生有心了。”廖奎在他对面坐下,接过茶杯,指尖感受到恰到好处的温热。他知道,何先生的约见,从来不会只是喝茶那么简单。
几句寻常的寒暄过后,何先生将几份折叠整齐的报纸轻轻推到廖奎面前。廖奎目光扫过,是几份近期内地出版的报刊,版面并不算醒目,但上面的某些标题和报道内容,却与他记忆中前几年的调子有了细微的不同。
“抓革命、促生产”、“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这些字眼出现的频率和位置,似乎暗示着某种重心正在发生不易察觉的偏移。
何先生没有直接点评报纸内容,而是用他那特有的、不疾不徐的语调,如同闲话家常般说道:“近来与北方的一些友人通信,听闻了些许风声。那边……特别是些关系到国防根基、基础工业命脉的科研和生产部门,日子并不轻松。外面世界技术日新月异,差距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光靠口号填不饱肚子,也造不出好东西。”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一瞬间的表情:“压力大了,有些以前铁板一块的东西,也就有了松动的缝隙。现在上面也开始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事要看‘效果’。光是根正苗红,拿不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怕是也越来越难交代了。”
廖奎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壁,神色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在听一段与己无关的远方的故事。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何先生话语里关键的信息——渴求、松动、实践、效果。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指向了一个可能性。
何先生放下茶杯,目光似乎随意地落在窗外的雨丝上,语气变得更加飘忽:“闲聊时说起,若有心系桑梓的爱国港商,手里恰好掌握着些真正过硬、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或者科学的管理方法,在这个当口回去看看,走走,了解一下情况……或许,会遇到些意想不到的机遇也未可知。”
他说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不再深入,转而品评起茶汤的滋味,仿佛刚才所言真的只是一时兴起的闲聊。
然而,这番话落在廖奎耳中,却不啻于一道无声的惊雷。何先生的身份神秘,其信息渠道往往直达高层,他绝不会无故提及这些。这看似随意的“闲聊”,实则是某种风向的试探,或者说,是一个极其谨慎的信号释放。
廖奎端起茶杯,借由饮茶的动作掩饰着内心的波澜。他的意识深处,那半径七十米的系统空间“桃源仙境”悄然浮现。灵泉泊泊,而在空间一角,那些他早已熟记于心、却因时代限制而无法完全拿出的,涉及材料学、精密加工、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超越时代数十年的技术资料,此刻仿佛都活了过来,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还有“青禾”项目,那虽然遭遇瓶颈,但理念远超时代的生物制程技术……
如果……如果内地的环境真的开始松动,哪怕只是一条狭窄的缝隙,那么他手中掌握的这些“东西”,将不再仅仅是财富,更可能成为影响深远的力量,甚至……改变一些东西的契机。
“机遇……”廖奎放下茶杯,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何先生的意思是,现在回去看看,时机比以前更合适一些?”
何先生微微一笑,笑容里包含着深意:“时机这东西,玄妙得很。早了,容易成为靶子;晚了,汤都喝不上一口热乎。关键在于,手里得有真东西,能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东西。而且,”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廖奎一眼,“步子要稳,眼要亮。”
廖奎默然点头。他明白了何先生的暗示。内地确实可能出现了某种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初步的、微妙的,充满了不确定性。冒进不可取,但完全无视,则可能错失重要的历史窗口。
茶室外的雨声渐渐停歇,一缕微弱的阳光试图穿透云层。茶约结束,廖奎与何先生拱手作别。
坐进返回湾仔的车里,廖奎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外表依旧平静,但内心早已思潮翻涌。欧洲的橄榄枝,北美的蓝图,此刻似乎都被何先生这席话带来的冲击力比了下去。
一个更为宏大、也更为复杂,牵扯着故土情怀与未来布局的命题,随着这场冬日的茶约,悄然浮现在他的人生棋盘之上。
“回归……”这个念头,如同一点星火,在他心中悄然点燃,虽未成燎原之势,却已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光亮与温度。前路,似乎又多了一条需要仔细权衡、谨慎探索的岔道。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六日,周五。振华电子总经理办公室内,谢亦菲正对着摊开的法律条文和公司内部管理手册蹙眉沉思。桌角摆放着萧亚轩送的那枚藤蔓翡翠胸针,嫩绿的色泽在透过百叶窗的斑驳光线下,泛着沉静的光晕。
自从董事会初步确定她为欧洲之行的主要人选后,她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压力不仅来自于即将面对的复杂国际谈判,更来自于内部治理的迫切需求。何先生传递的信息、欧洲资本的窥伺、廉署的风暴……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核心——振华必须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才能在未来更大的风浪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