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欧洲行前准备(1 / 2)
夜。湾仔唐楼的主卧室里,灯光被刻意调暗,只余床头一盏暖黄的壁灯,将三人的身影柔和地笼罩。白日的喧嚣与身体的不适还没远去,此刻,是只属于他们三人的、决定未来走向的核心会议。
大床上,萧亚轩和谢亦菲一左一右靠在廖奎身侧,身上还残留着沐浴后灵泉的清新气息,以及那份独属于亲密后的慵懒与依赖。连续两日的“闭关”不仅稳固了空间,也让三人之间的精神连接更为紧密,此刻商讨大事,心念流转间便能明晰彼此深意。
“德国KMM的邀请,不能再拖了。”廖奎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宁静,他的手轻轻覆在谢亦菲的手背上,感受到她指尖微不可查地蜷缩了一下。“陈经理那边的消息,欧洲资本仍在暗中吸筹,虽然意图不明,但说明我们已经引起了某些层面的注意。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摸清情况。”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萧亚轩,继续道:“亚轩需要坐镇香港,统筹北美市场的开拓,这是当前明确的利润增长点,不能分心。所以,我的意见是,”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接受德方邀请,由亦菲带队,组建一个精干的商务技术团队,在春节之后,择机前往曼海姆,进行初步接触。”
这个决定在之前的讨论中已有倾向,但此刻正式拍板,气氛还是不由得凝重了几分。谢亦菲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廖奎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抬起眼,眼神清澈而坚定:“我明白。我会做好万全准备,法律条款、技术底线、安保措施,都会逐一落实。此行目的主要是评估KMM的实力和诚意,摸清欧洲市场的门槛和规则,不会轻易做出承诺。”
廖奎赞许地点点头,随即,抛出了另一个更为深远,也更为敏感的话题。
“此外,”他的声音放缓,却更加清晰地传入两女耳中,“我考虑,在亦菲的欧洲之行有所结果,北美布局也初步稳定之后……我想找个机会,回内地看一看。”
此言一出,萧亚轩和谢亦菲都微微直起了身子,看向他。尽管何先生的茶约已传递了信号,她们心中也有所预感,但听到廖奎亲口说出这个打算,心弦还是被拨动了。
廖奎平静地迎接着她们的目光,详细解释道:“何先生上次的话,虽然隐晦,但指向明确。内地的情况可能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对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需求恐怕非常迫切。我们手里,有灵泉优化的材料工艺,有‘青禾’这种理念超前的项目,还有……”他顿了顿,没有明说系统空间内的未来资料,但萧亚轩和谢亦菲都心领神会,“……还有一些超越当前认知的技术思路。这些东西,放在香港,或许能赚取巨额利润,但若能用于更广阔的天地,意义或许完全不同。”
他强调:“这次回去,仅仅是初步探索。我会以‘技术考察’或者……‘探亲’的名义,低调进行。目的就是亲眼看看真实的情况,了解那边的实际需求和政策环境,绝不会冒进。安全方面,我会做最周密的安排。”
萧亚轩沉默了片刻,她管理振华多年,视野开阔,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战略意义。她轻轻吐出一口气,开口道:“我支持。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香港是我们的根基和堡垒,北美是当前的现金牛,欧洲是潜在的新市场,而内地……”她的目光变得深远,“那里有最广阔的土地,最多的人口,以及……我们无法割舍的根。如果时机真的出现,那里将是未来无可比拟的战略纵深和根基所在。只是,”她看向廖奎,眼中满是严肃,“务必谨慎,再谨慎!那边的情况复杂多变,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谢亦菲听着,心中百感交集。她即将远赴欧洲,面对未知的挑战,而廖奎也在规划着同样充满不确定性的内地之行。牵挂与担忧如同丝线缠绕心头,但她更清楚,无论是为了家族的未来,还是为了廖奎心中那份或许他自己都未曾完全言明的、更深层次的抱负,这一步都势在必行。她握紧了廖奎的手,低声道:“我和亚轩姐会守好家里,守好公司。你在外面,无论去哪里,都要万事小心。我们……等你回来。”
没有激烈的争论,没有过多的犹豫。多年的风雨同舟,早已让他们形成了高度的默契和信任。在这个暖黄色的静谧夜晚,三人达成了深刻的共识。
香港是必须坚守的堡垒和大本营,不容有失。
北美市场是现阶段必须抓住的利润引擎,需全力推进。
欧洲是值得开拓的新边疆,需谨慎探路。
而内地,则是承载着故土情怀与未来无限可能的战略后方,需耐心布局,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