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588章 鞍钢炉火津门厚礼

第588章 鞍钢炉火津门厚礼(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老周,高飞同志,”廖奎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寻常小事,“接下来,我想去一趟天津。”

老周正拿着暖水瓶给搪瓷缸子里添水,闻言动作顿了顿,抬头看向廖奎:“天津?廖先生是有什么新的考察目标?”按照原定的粗略计划,离开鞍钢后,可能要继续在东北看看其他重工业基地,或者返回北京等待下一步指示。突然提出去天津,显得有些突兀。

廖奎笑了笑,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鞍山夜色中依旧灯火通明的厂区,缓声道:“不是考察。是去收一件……我提前给国家准备的一份小礼物。东西应该快到了,我想亲自去接一下。”

“礼物?”老周放下暖水瓶,脸上掠过一丝疑惑,但更多的是警觉。以廖奎的身份和能量,他口中的“礼物”绝不会是寻常物件。

高飞也放下了正在擦拭的眼镜,沉默地看向廖奎,眼神锐利如鹰。

“是一台设备,”廖奎转过身,迎着两人的目光,声音压低了些,却字字清晰,“一台二手的……光刻机。”

“光刻机?”老周先是微微一怔,似乎在脑海中搜索这个相对陌生的专业词汇。随即,他像是被电流击中,勐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色瞬间变得无比严肃,甚至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廖……廖先生,你说的是……制造集成电路用的那种……光刻机?!”

作为负责与廖奎对接、并一定程度上了解其技术背景的联络人,老周太清楚“光刻机”这三个字在当下的分量了!那是半导体工业,尤其是集成电路制造的核心设备,是卡住中国电子产业发展脖子的关键瓶颈之一!西方对此类设备的封锁和禁运极其严格,想通过正常渠道引进,难如登天!

“没错。”廖奎肯定地点点头,神色依旧平静,“是一台旧的,性能不算最顶尖,但对于目前国内的研究和起步阶段,应该还有些用处。我通过香港的一些渠道,费了些周折才弄到手,拆解后混在几批普通的机械零件货柜里,走海运过来。算算时间,最近这几天应该会抵达天津港。”

房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死寂。只有窗外远处传来的隐隐机器轰鸣声。

老周胸膛起伏,显然内心极不平静。他死死盯着廖奎,仿佛要确认他话中的每一个字。“消息……消息准确吗?货柜编号?船名?预计到港时间?”他的问题如同连珠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迫。

“相关信息我有记录。”廖奎从随身携带的、看似普通的笔记本里,抽出一张折叠好的纸条,上面用铅笔写着几串字母数字组合和一个模糊的船期预估。“但海上航行可能有延误,具体精准的时间,需要到港区查询确认。”

老周一把接过纸条,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迅速扫了一眼上面的信息,然后紧紧攥住,仿佛握着什么无价之宝。“这件事太大了!我必须立刻上报!一刻也不能耽误!”他看向廖奎,眼神复杂,既有难以置信的震惊,也有难以抑制的兴奋,更有一丝后怕——如此重要的设备,竟然就这么不声不响地运过来了,万一路上出点差错……

“廖先生,你……你这份礼,太重了!”老周的声音有些沙哑,“我马上就去联系!我们必须立刻动身去天津!要在设备到港的第一时间接手!确保万无一失!”

他再也坐不住了,甚至来不及多做解释,拿着那张纸条就匆匆向外走去,连外套都忘了拿。高飞立刻起身跟上,在门口与老周快速低语了几句,显然是关于安保和行程安排的。

廖奎看着两人匆忙离去的背影,缓缓坐回椅子上。他能理解老周的反应。这台二手光刻机,在这个时代,对于亟待突破的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其象征意义和实际价值,确实远超千金。这不仅仅是一台设备,更是一个信号,一个契机,一把可能撬动技术锁链的钥匙。

他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提出,正是基于在鞍钢、在上海、在北京逐渐建立起的信任基础,以及敏锐地捕捉到了国内对先进技术那种近乎饥渴的需求。这份“礼物”,将是他诚意和技术实力的最直接证明,也将为后续更深层次的合作,铺平道路。

原本可能还有的其他考察安排,瞬间被这台尚未抵达港口的“礼物”彻底打乱。优先级被提到了最高。

第二天,五月二十六日一早,一辆吉普车便载着廖奎、老周和高飞,以及两名增派的安保人员,离开了鞍山,风驰电掣般驶向天津。老周的眼圈有些发黑,显然一夜未眠,但精神却处于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他告诉廖奎,消息已经通过最紧急的渠道上报,相关部门已经被惊动,正在协调天津港方面,全力跟进这批“特殊货柜”的动向。

车子一路南下,窗外的景色从重工业城市的雄浑,逐渐变为华北平原的辽阔。廖奎的心情却比来时更加凝重了几分。这份“礼物”固然重要,但它的抵达,也意味着他将更进一步地卷入这片土地更深层次的博弈与发展洪流之中。机遇与风险,从来都是并存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天津港,耐心等待,迎接那份跨越重洋、承载着无数期望的“礼物”,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切。津门之地,古来便是漕运枢纽、商贸要冲,如今,又将见证一场可能影响深远的技术引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