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俯身就民,意味如何(1 / 2)
“诶,听说了吗?咱们老爷,这次可是威风了。”
“如此大的事,快班那群人都快传疯了。就你小子消息最慢,都什么时候了,还当个宝儿似得在这卖弄...”
三里屯一行结束,整个宛平县衙内的风气都变了。
各院值守、备勤的衙役们,三三两两间聊着自家老爷威风八面的场景。
什么“虎躯一震,陡令那建昌侯肝胆俱裂”;什么“一声令下,在场百余众,莫敢不从”,传言越传越夸张。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斌的形象也逐渐向着神鬼志义、三头六臂的方向一路狂奔。
可诡异的是,在衙役们吹捧李斌的同时,县衙里的两位佐贰官,对待李斌的态度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自从三里屯返京后的第一天开始,到如今第三天...
整整三天时间里,杜峰也好、刘毅也罢,除了正常的公务对话外。便是在院内看见了李斌,也宛如那见了猫的耗子,远离李斌附近时的脚步更是显得仓惶不已。
李斌注意到了县衙气氛的古怪,却也没有在意。
这一切的反常,早在李斌做出决定的那一刻,便有了预料...
同样,自三里屯返京后,李斌便自我禁足,坚决不越县衙仪门一步的表现,亦是李斌早已准备好的应对策略。
应对什么?
那自然是漫天的弹章...
乾清宫内。
嘉靖正饶有兴趣地翻看着御案之上的奏章。
如果把李斌的“离经叛道”之举动看成打扑克的话:那什么街边卖小吃、爱逛教坊司这种行为,充其量也就是个对3、对4。真正的王炸,还得看三里屯这波俯身就民!
“破司法之序,启越诉之端...长刁民之侥幸,抑良善之风俗~”
“启官绅之冲突兮,危地方之安宁...”
抑扬顿挫地念着弹章上的副标题,嘉靖帝面带嘲弄的笑意。
哈哈大笑间,便是黄锦,一时间也看不明白嘉靖帝真正的念头。
“再来看看这个...”
“请禁知县私访问案以杜党争疏,啧!这个角度不错,清奇!”
“近闻有宛平知县李斌,主动下乡问案。初看乃‘亲民善政’,细究则恐为‘朋党之渐’,不可不察。”
“夫官场之中,素有‘清流派’与‘循吏派’之争:清流派以标新立异博名,循吏派以谨守成规务实。今知县下乡问案,必为清流派所推崇,谓其‘有古之能吏风’,实则开‘个人品行凌驾法司制度’之先例。他日若某巡抚、总督借此整饬地方,网罗亲信,提拔能行此政之知县,必致非我党者皆为庸吏,党争愈烈。”
御案之后的嘉靖,还在饶有兴趣地念着弹劾李斌的奏疏。其动作,摇头晃脑、其表情,更是神采奕奕。
正感起劲的嘉靖却是想不到,他这动作,到底会给御案之下的骆安、陆炳带去多大的压力。
尤其是陆炳。
此刻的陆炳大有一种,当初怎么没一刀攘死李斌这个惹祸精的感慨。
他知道李斌借兵八成是要去刚建昌侯的。
硬刚建昌侯没问题,但你丫能不能不要给自己加戏啊?!
你特么就是令那群锦衣卫当场把建昌侯揍成三孙子,那特么也比现在的局面强啊!
知县亲访、俯身就民,意味着什么?
对士绅而言,这意味着“皇权下乡”,意味着官府将司法权延伸到了他们的传统势力范围;对权贵而言,李斌的个人行为,更是会让他们考虑:这会不会成为一种人人效仿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