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俯身就民,意味如何(2 / 2)
尤其是,李斌在这么做的时候,他背后跟着代表天子的锦衣卫...
所以,李斌亲访问案,到底是他的个人行为,还是天子在其背后授意。
这是否又是嘉靖,在向他们释放出“整肃豪强”的政治信号?
而在保守派、守旧派官员群体的眼里,李斌此举那就更是罪大恶极。
其个人违制是其一、此举可能导致百姓“好讼”,增加地方衙门工作负担是其二;
最重要的是,李斌这个行为该如何认定?
若是认定其行为,是正确的!是亲民善政,值得鼓励的表现。那么,朝廷对他该奖否?
若是奖励了李斌,那这种破坏体制的行为,会不会引起各地官员争相效仿,以图幸进?
如此一来,人人破坏体制,则体制崩塌,动摇国本。
然而,正所谓有否定意见,便会有肯定的意见。
弹劾李斌的奏疏很多,但声援支持李斌的也不少。
一言:政在得民,民在得官,官与民隔,则奸宄生;官与民亲,则邪祟息。
一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此圣人垂训,万古不易之理也。今见地方有司,多以坐堂听讼为常,致小民畏官如虎,遇权贵欺压则敢怒不敢言,此非父母官牧民之道。
一言:成法者,当随事而变,若泥古不化,反失治民之本。知县巡乡问案,当为永制。
朝堂之上,有人纷纷扰扰;殿阁之内,却有人两腿颤颤。
随着嘉靖帝再次拿起一份奏疏,简明扼要地念诵起来。
顶不住这股压力的陆炳,忽然跪倒,口呼:
“陛下!臣私授官校,罪该万死!”
“何来私授官校?你不是奉旨办事吗?”
被陆炳的惨嚎打断念诵的嘉靖,似乎有点不悦。只见他眉头一锁,不冷不热地点了陆炳一句:
“往后说话做事,多与那李斌学学。你认罪不要紧,可你这罪要是认了,又置张司礼于何地啊?”
陆炳闻言,当即面色一囧。
是啊,若自己以保护李斌的名义将锦衣卫调配给李斌,是私授官校。那就意味着,保护李斌的上命是不存在的。而这道命令又是由司礼监掌印张佐传出的...
嘉靖要是以此名义罚陆炳,那张佐该不该罚?
假传圣喻,可不是小事。
与此同时,在眼下这种本来就没什么人可以为嘉靖所用的局面下。
无论是惩罚陆炳,还是张佐,对嘉靖而言都是损失。
基于这个前提,黄锦和骆安恍惚间好像明白了嘉靖为何要陆炳多与李斌学学...
明面上似乎是点陆炳,要考虑自己行为的边际影响;背地里,又似乎是在提点陆炳,多学学李斌这份借势的机敏。
在想明白了这一点以后,骆安看向那御座之上的嘉靖时,内心更感畏惧。
他忽然想到了那道“上保李斌”的命令...
那究竟是张佐的误判,还是嘉靖的本意。
亦或者是,嘉靖故意让张佐错误判读自己意思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