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以煤代木(1 / 2)
“以至这大胆孽徒,肆意妄为,搅扰太仆寺公序。照理说,他有今日,乃咎由自取,当凭舜举责罚。”
“然,国声这辈子,都没收过学生。临到老了,才得这么一个孽徒...这平日里,难免宠了些。”
“而今,这孽徒闯下大祸,国声知道后亦深感惭愧。于是便求老夫,当个说客,祈求舜举高抬贵手。这是国声托老夫转呈的亲笔手书...”
“志同年兄,这是哪里话?!”
当听完孙交的话,看到孙交准备双手递上一封书信时。金献民赶紧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地迎了上去,拿过那封手书,放回自己的身边。
“国声老来得徒,实乃人生之幸,亦是不易。对这李汉阳,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喜欢都来不及呢,哪有苛待之理?”
“便是其言行有所不当之处,也当是阴差阳错下,闹出的误会。”
“想国声一生,为人乐易、廉正自持。能入国声法眼的人,自不会差了。且,这几日,某也遣人详查了一番内情。”
“这李汉阳购马,也是以马利事公。太仆寺的马,卖谁都是卖,卖给汉阳这样一心为公者,实乃上上之选。便是有那一二闲言碎语,也多是自私自利者的犬吠,徒增笑尔。”
“就是志同今日不来,某了解了内情,也当请汉阳过府一叙,交流治民之道。但今日,志同既然来了,那于我金府来说,更是双喜临门、蓬荜生辉。”
双方的对话,说得那叫一个客气。
可若是琢磨...哦不,都不需要做太多的琢磨,李斌都能听出金部堂语中的刺。
什么叫“一心为公之辈”?说白了,就是不和大伙一块分钱、不让大伙分钱呗。
什么叫今日才了解内情,正欲请自己过府一叙...
你要说是个户部官,请一个知县讨论治民之道,还算合理。你特么一个兵部的尚书,聊什么治民啊?
台面上的话,永远都是放在台面上的。
所有的一切,都当不得真。
孙交今天只要出现在了这里,态度就已经表达完毕了。说什么,不重要;怎么做,才重要!
正好一周的时间,属于是该给杨阁老、金部堂的面子给了。
如今不请自来,隐含的威慑之意也很明白:台阶我给你了、面子也给了。你也该收场了!
若是再不收场,继续为难李斌...
我户部上下,也不是好欺负的!
而另一边,金部堂显然也接收到了信号,于是才有了那些对李斌的夸赞。并用“今日才调查清楚内情”为借口,表达同意收场的态度。
简单两句话间,李斌这强抢马利的事,便算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至于,两方大佬们背后有哪些妥协和交换,那就不关李斌的事了。
若是秦金没有提出要求,李斌也不会多事去问。
只是,虽然正事,几句话的功夫就谈完了。但场面上的话,却不能就此结束,否则便是面子砸在了地上。
孙交继续客套的回应,金部堂也得客套地没话找话。而这话找着找着,便找到了李斌的头上。
“纵观国朝至今,在‘解民生之困、缓民生之急’一道上,能在弱冠之年,比肩汉阳者,一个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