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张家囤粮(1 / 2)
面对背景深厚,且高价倒粮之举,明面上合理合法的牙行,李斌无能为力。
稍显简陋的明律,并没有后世那样细分的专业法典来规范各类行为。更没有诸如最高法司法解释文件等特定补充条款,来适配时代的发展、世事的变迁。
对于牙行,将个人买家塑造为企业买家的行为,如今的明律上并无禁止条款。
明面上,官府管不了他们;至于暗地里,则更是受困于他们那沟通有无的职业特性,迫于形势压力,也不能逼迫太过。
管吧,明暗两头堵;不管吧,又不行。
如果不能以最快速度打压这股歪风邪气,则京中粮店米行,必然逐利而行,粮价飙升。
杖杀假牙人,便是李斌在这种困局下做出的选择:
李斌如何不知道那些人罪不至死?可如今,他们不死,就不会让人畏惧。一旦所有人都不怕参与倒粮的勾当,那就会有更多人要死。
李斌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只是因为后世人思想中对人权的重视与理解,难免会让李斌在真正做出这个决定后,良心上受到谴责和拷打。
这种自责、这种内耗,让李斌即便是在嘉靖那取得了堪称突破性的进展后,也依旧不得开心颜。
于是,借酒消愁。
至于那工部营缮司的刘主事,则更加不必多说。
他,是政治的牺牲品。
试问,一座宅邸的营造,又不是造尼玛皇宫?哪里需要一名工部的本部官员亲自坐镇?
工部营缮司之所以给他派过来,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是工部,或者说最起码是工部营缮司在向嘉靖帝表态、服软。
至于这个被派驻陈皇亲宅监工的主事...
虽说他是得了上级的令,才来此监工。但三年考满时,吏部怎么给他考评?
三年时间,从未署理部务的他,到时如何让吏部考官相信,他还能胜任本部职务?
别说什么天不助人人自助的鬼话...
便是这刘主事,日日在工地上勤学苦读。到时,大概率也不得“中中”以上的评价。
原因也很简单:六部官缺,可谓一个萝卜一个坑。
多少人都盯着呢!
能被派到这里来的人,你说他有什么很大的背景?
真有背景的人,可不会轮到这种倒霉差事...
...
...
就在那李、刘二人或暂时停步,或消极避世的借酒消愁之时。牙行雇工,被官府当街杖杀二十余人的消息逐渐传开。
一时之间,京中闻牙色变。
许多尚未被抓的假牙人,或直言不干,或干脆不行那推销之举。
才有了些许苗头和起色的倒粮一事,仿佛就此戛然而止。
建昌侯府内,张延龄正愤怒地打砸着屋内名贵的陈设。他的脸色阴沉得可怕,吓得奴仆们纷纷退避,却又不敢退得太远,以防被点名迁怒。
“我艹你祖宗?!一个卑贱的佃户,欺我太甚!”
“敲了我张家的银子,现在还要断我张家的财路...我...”
一件又一件花瓶、陶碟被砸落在地,张延龄的咒骂声,忽然被人打断。
“你待如何?点齐家将,打上门去?还是将那李斌抓到府上,施以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