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张家囤粮(2 / 2)
“你特...”
这堪称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诛心之言,瞬间令张延龄暴怒地扭过头。正欲开口喝骂,但在看清来人后,张延龄只能讪讪闭嘴:
“二哥,你怎么来了?”
“我若再不来,你府上这点家当怕是都保不住。你说你也是,多大个人了,有气往外撒去,砸自家东西算什么啊?还嫌咱家舍得不够多是吗?”
来人正是才册封不久的昌国公张鹤龄,只见他缓缓踱步走到堂中的黄花梨木太师椅上坐下:
“大姐刚刚差人给我来了信儿,说自打听到那李斌杖杀牙行帮闲二十余人后,就不放心你。怕你砸着砸着,再给自己伤到。”
来自亲人的挂念,让张延龄冷静了一点,但不多。
“大姐就是想得多,我又不是傻子,砸个零碎还能砸自己头上不成?”
刚嘟囔完一句,算是回应了长姐关心后,张延龄立马就问道:
“二哥,大姐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意思?我现在能出去了吗?”
“你觉得呢?莫说你现在禁足还未结束,就是时候满了,现在你最好也给我老老实实地在府上呆着。”
“我这些天,还不够老实啊?二哥,你这话说得人不爱听。那姓李的,就是之前给他脸给多了,之前咱家前前后后,给了他快一千两。结果呢?”
“行了,你就别在这嚷嚷了。他入京时日尚短,哪知京中深浅?何况今日被杖杀的帮闲,我也打听过。各家的人都有,明显就是在街面上随机抓的,又不是指名道姓地盯着咱张家的生意不放。”
坐在太师椅上的张鹤龄,老神在在地劝着自己的弟弟。看着他脸上的风轻云淡,好似明理知事。
可下一秒,张鹤龄便破功了。
“我的好哥哥啊,你可真是坐着说话不腰疼!”
站在满地碎屑的花厅中,张延龄左右踱步,眼神却牢牢地盯着张鹤龄:
“他有没有盯着我不放,我不知道。但如今,牙行招不到帮闲,我那囤的粮咋办?那可是一万石粮呢!”
“多少?!”
张鹤龄闻言,瞬间惊得从椅子上站起。手指哆嗦地指着自家这个胞弟:
“你特么是不是疯了?这才什么时候,你敢囤一万石?!”
“怎么?现在不囤,等到江南那边也涨了,再囤是吧?那样咱家得少赚多少钱,你算过吗?”
面对张鹤龄的质问,张延龄振振有词地反驳道:
“朝廷的文书,咱们都见过。今年就连苏松五府都减产严重,而今才八月,卢沟桥那新到的粮,低于六钱都收不到了。这种场景,你往年见过?”
八月,秋收在即。
大批新粮即将涌入市场的前夕,以正常的商业逻辑看,此时应该是全年粮价最低的时候。
就好似那新品上市前夕,老款打折清库存。
正常来说,此时的陈粮抵京,成交价可以一路跌到石米四钱左右。和正常年份的粮,在苏松出库时的价钱相当。
可今年,这陈粮的价格不仅没跌,反而涨到了石米六钱。
正是这一反常的信号,催生了张延龄的投机心理。
单纯从投机客的角度看,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只是眼下这情况...
“我见没见过不知道,你啊...等着吧,我现在就进宫,找大姐想想对策。”
张鹤龄火急火燎地就要出门,只是在临出门前,他又回头补了一句:
“若是你那现银不够,我这边还有,先给你支用。但现在,你给我老老实实在府上呆着,等大姐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