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以贪治明 > 第337章 风波渐起

第337章 风波渐起(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啧啧...啧啧啧!府台大人,咱们这位佐府可真是敢说啊!你听这句‘礼当为理服务,而非理为礼牺牲’...”

“说得好!这话说得是真好!”

十一月中的宁波府衙,已有初冬的萧瑟。

西北的寒风刮过,卷起退思堂前的片片落叶...

裹着棉服的高港,手拿一份稽山书院讲学的会录,摇头晃脑地念着。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短短不过两日功夫,李斌在稽山书院讲学的内容便传出书院,占领浙东。并进一步,向着太湖流域的江南之地、向着文风鼎盛的江西之地快速蔓延。

讲学中,记录讲学者言论的会录,更是被人疯狂传抄。

有人闻此言,大呼“朝闻道,夕可死矣”;有人皱眉沉思,似在想如何驳斥李斌的暴论;更有人在见此会录后,被气到心肌梗塞...

远的地方是什么情景,如今还说不好。

可就在宁波府内,李斌而今的日子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不少士子,觉得李斌之言才是真正的实在话。将李斌那“以利驱动以成事”的方法论,捧为治世良方,频频上门讨教;

而另一边则是以理学为主的老派儒生,怒斥李斌为乱臣贼子,竟敢罔顾伦理纲常。

他们聚在李府门前,高喊着“捍卫儒学正统”的口号,与同样来此的“李派心学”子弟,吵得不可开交。

若非鄞县察觉不妙,早早便派了衙差来李府门前维持秩序,李斌毫不怀疑,他们能在自己府门前上演全武行...

除了家门前,书院作为思想舆论战的主阵地。

从宁波城内的竹洲书院,到城南书院。自绍兴开始,江南各地书院中,对李斌之言是否有理、是否合乎道统的争论,更是一刻不停。

有人说李斌“以理为道,以利为术”,是思想的进步,真正的知行合一;有人则怒斥其欺师灭祖...

开始,只是学子间的争论。

后来,不知从哪一书院起。当一位夫子,在课堂上直接打了鼓吹李斌之言的学子手板,那学子愤而出走后...

一股更加诡异的思想风暴,逐渐席卷江南大地。

竹洲书院的山长,明令禁止本院学子谈论李斌之言,违者一律逐出书院;城南书院,更是开展了全院清查,所有有关稽山书院讲学之会录,一律焚毁...

在金华府,府衙中更是传出宪令,清查城内各大书铺、印染铺,凡印抄稽山书院讲学会录者,抓人封店。

一场讲学,仿佛成了引爆理学与心学矛盾的导火索。

在街头巷尾,在茶楼书肆,甚至青楼瓦肆,但凡是读书人容易扎堆的地方,这几天来,都难得清净。

如此大范围的舆论波动,自然引起了各方关注。

宁波府衙内,高港语气戏谑,可神情却无比的严肃。

李斌的讲学会录一出,可谓是打了他和周知府一个措手不及。

本来,李斌南下,他们一致认为,这就是嘉靖意图在江南扎下的“钉子”。可现在,李斌的言论,令他们不由得怀疑起了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

试问,哪个帝党的官员,敢说“百姓的良知,不该因君之不仁而泯灭”?敢说“君不仁、上不义,还要下者盲从,是灭天理”?!

这不是自绝于人吗?

可你要说这李斌不是皇帝的人,只怕也没人能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