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风波渐起(2 / 2)
否则,为何李斌一到任,提督市舶太监立马就换了人?
曾经的提督市舶太监赖恩,可是从正德朝就在宁波扎根的队伍。去年争贡之役,闹出那么大的乱子,都没被撤职的人物...
偏偏李斌一到,他立马被召回京师。且新任提督市舶太监,还是那与李斌交好的陈佑义子。
这不是嘉靖的授意,谁的手能伸到内廷里去?
“行了,陆之你就别在这说风凉话了。王孝夫那边来信,想要吾等在宁波府内,封杀实之妖言,你对这事怎么看?”
看着在眼前晃来晃去的高港,周坤手敲案几,权衡着利弊得失。
“坐山观虎斗呗,佐府毕竟是吾等同僚。宪令一出,面上无光啊!再者说了,他金华的知府,管我宁波地界上的事做甚?”
高港有句话没说:反正府衙封不封禁,对李斌影响又不大。
宁波这种老牌文城,底蕴高的同时,守旧派势力也更大。
眼下宁波府都没说话呢,底下的各个书院都已经开始焚书禁言了。那他府衙何必出面来做这个恶人?
尤其是在眼下,李斌的政治立场忽然有点迷离之时...
一位17岁的府同知,哪怕高港和周坤都自信,在江南,李斌动不了他们。却也万万不想将其得罪了,尤其是在眼下,李斌背后似乎不是嘉靖的时候...
未知,才是最令人忌惮的。
之前明确知道李斌背后是嘉靖在撑腰,他们还不怎么担心。毕竟嘉靖的话,在江南着实不好使...
可现在陡然发现,李斌背后很有可能不是嘉靖帝。
那这就有点吓人了!
试问,没有背景,没人撑腰。一个17岁的少年,怎么可能升任五品实职官?甚至其履历中的前任职务,连正常的任职周期都没满,便得到了火速提拔。
这种事,彼此心知肚明。
没见周坤刚刚发问时,提到李斌都是称的表字吗?周坤的态度,打一开始就定了。
“不过,这话虽起于绍兴,但佐府毕竟是我宁波府的同僚。万一上面怪罪下来...不如,让詹通判秉实据报吧。最起码,叫布政司那边有个底儿,府台意下如何?”
“甚是妥当,回头你去寻詹通判说一下。这几日,实之俗事缠身,八成是得不了闲。我去清军厅那边转转...噢,对了,这几日实之的卯正,也拜托陆之帮忙看着。”
周坤话音刚落,便起身拍着屁股离开了府衙。
将得罪人的差事,甩出去,再将卖人情的事揽到自己身上。
这一套丝滑小连招,周坤运用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根本不给高港提出异议的机会。
就在周坤的背影消失在府衙二院的瞬间,原本笑嘻嘻的高港,脸色瞬间拉了下来。
都是千年的狐狸,这周坤的小心思,他如何看不明白?
想甩锅,想规避风险。将詹堂推出去,这事本身没毛病。
谁让这詹堂,一不是“自己人”、二又是本身就有监督衙署官吏之责的通判呢?将宁波府李斌引发江南舆情震荡的事情上报,于公于私,他詹堂都跑不掉。
可理儿归理儿,詹堂一旦上报,便容易在无形中得罪李斌。而强令詹堂上报,便有点强迫詹堂去得罪人的味道,于是,谁去寻詹堂说这个事,谁便是那个府衙中的恶人...
周坤不想去寻詹堂说这个事,难道他高港就想去?
活该你特么到任三年,就被布政司那边压三年!
低声咒骂了一番“不粘锅”的周坤,高港迈步走向府衙通判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