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重生之我俩是专业的搅屎棍 > 第157章 封赏之争 暗流汹涌

第157章 封赏之争 暗流汹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至于谢景宸之功,”皇帝再次开口,目光落在谢景宸身上,语气平和,“擅离禁足之地的过错,已然功过相抵。然,其在西征途中献策破敌,挫败西域联军夺取星陨珏的阴谋,稳定西境局势,功亦不可没。朕思来想去,便赏你擢升为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正六品,赐金牌一面,可随时入宫陈情,无需通传。”

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这个职位不算很高,属于中层官员,但关键在于,它是六部实权机构中的职位,负责掌管全国兵器、甲胄、弹药的制造、储存与发放,是兵部的核心部门之一。谢景宸进入兵部,便意味着他正式踏入了朝廷的权力核心圈,拥有了参与朝政的正式身份。而那枚“随时入宫陈情”的金牌,更是莫大的信任和恩宠,意味着他拥有了直达天庭的特权,无需经过层层通传,便可直接面见皇帝,这是许多高官都梦寐以求的待遇。

皇帝的这个封赏,可谓匠心独运,充满了制衡之道。既没有给予谢景宸过高的、引人嫉恨的爵位,避免他成为众矢之的,又给予了他实权和皇帝的亲近,让他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方势力的打压,同时也平衡了朝堂之上的各方势力,彰显了皇恩浩荡。

“臣,谢主隆恩!”谢景宸深深叩拜,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激。他知道,在当前的形势下,这已是他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皇帝既肯定了他的功劳,又没有过分抬高他,让他得以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同时也为他提供了应对李弘打压的筹码。

退朝之后,谢景宸手持皇帝赐予的金牌,走出宣政殿。阳光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却驱不散他眉宇间的凝重。他回头望了一眼巍峨的宫殿,心中清楚,李弘的攻势绝不会就此停止。那关于地穴的指控,虽被皇帝暂时压下,却像一颗种子,已然埋在了一些人的心中,随时可能再次发芽。而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他没有立刻返回侯府,而是沿着宫墙缓步前行,思绪万千。进入兵部之后,他将面临新的挑战,兵部之中,李弘的势力盘根错节,他这个新上任的郎中,必然会受到诸多刁难和排挤。而那枚金牌,既是机遇,也是危险。它让他能够直达天庭,却也可能让他成为更多人眼中的眼中钉、肉中刺。

“谢世子,请留步!”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谢景宸回头,只见五皇子李谦快步追了上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谢世子,恭喜你得陛下赏识,擢升兵部郎中。”

“多谢五殿下。”谢景宸躬身行礼,语气平和。他与李谦在西征途中并肩作战,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信任,但在这复杂的朝堂之上,他也不敢完全放松警惕。

“陛下此次封赏,看似寻常,实则蕴含深意。”李谦走到他身边,压低声音道,“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一职,虽品级不高,却关乎国之利器,是实权所在。而那枚金牌,更是陛下对你的信任。谢世子日后在朝堂之上,行事需更加谨慎,李弘殿下绝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暗中使绊子。若有需要,可随时与我联系。”

谢景宸心中一动,明白李谦是在向他示好。李谦虽是皇子,却母族不显,在朝中势力薄弱,一直被李弘打压。此次西征,他与谢景宸合作愉快,显然是想与谢景宸结盟,共同对抗李弘。

“多谢五殿下提醒,景宸铭记在心。”谢景宸诚恳地说道,“日后若有需要,还请五殿下多多关照。”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一场新的联盟,在无形之中悄然形成。

告别李谦后,谢景宸加快脚步,返回靖安侯府。他知道,殷璃一定在府中焦急地等待着朝堂的消息。他必须尽快与殷璃商议,应对接下来更复杂的局面。

回到侯府,殷璃果然早已在府门口等候。看到谢景宸安全归来,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快步走上前:“景宸,怎么样?朝堂之上还好吗?李弘有没有对你不利?”

谢景宸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掌心的冰凉与颤抖,心中一暖,轻声道:“放心,我没事。陛下封我为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赐了一面金牌,可随时入宫陈情。”

他将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包括胡文斌的指控、他的反击以及皇帝的最终决断,一一向殷璃详细述说。

殷璃听完,脸色依旧凝重,指尖下意识地攥紧了谢景宸的衣袖,力道之大几乎要将布料捏皱。“李弘好狠毒的手段!”她声音压得极低,眼底翻涌着怒意与后怕,“他知道正面在封赏上扳不倒你,便用‘私藏国器’这种诛心之罪来构陷,一旦坐实,便是万劫不复!若不是你反应快,当场反击让他拿不出实证,又得陛下暂时压下此事,后果不堪设想。”

她引着谢景宸快步走进书房,反手关上房门,确保四周无人偷听。“而且你有没有想过,胡文斌口中的‘兵士传言’绝非空穴来风。黑水峪一战,随行的都是王将军的精锐,其中必然有李弘安插的眼线。这些人潜伏在军中,不仅能打探消息,还能在关键时刻散布谣言,制造混乱。此次朝堂发难,就是最好的证明。”

谢景宸坐在椅上,指尖摩挲着腰间的金牌,眼神沉凝。“你说得没错。李弘经营多年,势力早已渗透到朝堂内外,甚至边军之中。此次封赏,陛下看似给了我实权与信任,但‘地穴藏私’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这便是李弘埋下的隐患。日后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会借此大做文章,让我如鲠在喉。”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更麻烦的是兵部。武库清吏司掌管全国兵器甲胄,看似是实权要职,实则是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李弘在兵部根基深厚,我这个新上任的郎中,必然会受到他麾下官员的百般刁难。粮草调度、兵器发放、武库巡查,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被他们做手脚,稍有不慎,便会落入圈套。”

殷璃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空白的宣纸,拿起笔却并未落下,思绪飞速运转。“眼下我们有三个难关要过。第一,稳住兵部的局面,尽快熟悉武库事务,找到可靠的人手,防止李弘在兵器粮草上动手脚——西征虽胜,但西域势力未灭,边关仍需军备,他若在此时克扣或暗中调换劣质兵器,便是危及国本的大罪,却可能嫁祸到你头上。”

“第二,查清胡文斌背后的眼线。王将军麾下的边军之中,藏着李弘的人,这是最大的隐患。我们必须尽快找出这些内奸,否则日后无论是朝堂还是边关,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下,毫无秘密可言。或许可以求助王将军,他在军中威望极高,若能暗中排查,定能有所收获。”

“第三,找到李弘勾结西域的铁证。之前的胡贯虽然认罪,但并未牵连李弘,三司会审也因战事搁置。如今你重回京城,李弘必然会加快销毁证据的步伐。我们必须赶在他之前,找到他与萨比尔、火罗教勾结的实证,彻底扳倒他,才能一劳永逸。”

谢景宸点头认同,补充道:“还有沈墨先生那边。前太子旧案与李弘的阴谋息息相关,沈先生手中必然掌握着一些关键线索。只是他行事隐秘,自上次忘尘茶楼一别后,便再无消息。我需要尽快与他取得联系,或许我们可以联手,互通有无。”

正说着,书房门被轻轻叩响,谢忠躬身进来禀报:“世子,郡主,五皇子殿下派人送来一封信函。”

谢景宸心中一动,接过信函拆开。信中内容简短,却是李谦的亲笔,大意是他已暗中查明,胡文斌近期与三皇子府长史过从甚密,且兵部尚书张大人看似中立,实则早已暗中依附李弘,日后在兵部必然会处处针对谢景宸,让他多加提防。此外,李谦还提及,他知晓一位曾在三皇子府当差、后因得罪李弘被流放的老仆住址,或许能从老仆口中找到李弘勾结西域的线索,愿与谢景宸联手调查。

“李谦倒是个聪明人,懂得借势而为。”殷璃看完信函,若有所思,“他在朝中势单力薄,与我们结盟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我们也需保持警惕,不可完全依赖他。那位老仆或许是关键,我们可以派人先去打探虚实,再决定是否与李谦联手。”

谢景宸沉吟道:“此事交给顾九章去办最为妥当。他在京城人脉广,行事隐秘,不易引起注意。我今日刚受封,不便立刻有大动作,以免打草惊蛇。”

他立刻提笔写下密信,详细告知顾九章老仆的住址及注意事项,让谢忠暗中送去。

安排好此事,两人又商议起兵部的应对之策。“武库清吏司虽有实权,但也处处受限。”殷璃分析道,“你上任后,首要之事便是清点武库库存,核对账目,确保兵器甲胄的数量与质量无误。若发现账目混乱或兵器存在问题,立刻上报陛下,既可彰显你的严谨,也能借此打击李弘在兵部的实力。同时,要尽快拉拢司中那些不得志或对李弘不满的官员,培养自己的人手,形成制衡。”

谢景宸颔首:“我明白。明日上任,我便以‘核查西征军备损耗’为由,全面清点武库。李弘若在兵器上做了手脚,必然会露出破绽。另外,陛下赐予的金牌,不仅是入宫陈情的凭证,也是一种威慑。关键时刻,我可以借金牌之威,绕过兵部尚书,直接向陛下禀报,让李弘无法从中作梗。”

夜色渐深,书房内的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并肩商议的身影。窗外的京城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李弘的势力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在朝堂之上。谢景宸的兵部任职,既是机遇,也是一场硬仗。而他们手中的线索,如同一把微弱的火种,能否燎原,彻底点燃李弘的罪证,还需步步为营,谨慎行事。

“景宸,”殷璃抬头看向他,眼中带着坚定的光芒,“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都会与你并肩作战。李弘想要扳倒你,想要掩盖他的罪行,我们绝不会让他得逞。”

谢景宸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有你在,我无所畏惧。”他语气坚定,“我们已经闯过了边关的刀光剑影,如今这朝堂的暗箭难防,我们也一定能一一化解。待查清所有真相,扳倒李弘,我们便能真正摆脱这一切,过上安稳的日子。”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的凝重被彼此的信任与决心取代。一场新的较量,已在京城的夜色中悄然拉开帷幕。谢景宸明日的兵部上任,将是这场较量的第一战。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李弘早已在兵部设下了重重陷阱,等待着谢景宸自投罗网。同时,那位被流放的老仆,也并非他们想象中那么容易接触,其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