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生之羊毛女王 > 第180章 四合院的晨光与街巷的烟火

第180章 四合院的晨光与街巷的烟火(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刚蒙蒙亮,窗纸上还洇着层淡淡的青灰,林小满就醒了。胡同里的第一缕风溜过窗棂,带着老槐树的清香,把她鼻尖的海苔饼余味都搅活了。她侧身看了看身边的宛宛,孩子睡得正沉,小拳头攥着半截昨晚画树的铅笔,嘴角挂着点可疑的糖渍——想来是梦里又见到了糖画摊。

轻手轻脚地起身,林小满从帆布包里翻出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换上。这褂子是孙桂兰连夜改的,腰身收了两寸,说“到了京市,得穿得精神点”。她把给周老首长带的东西一一清点:用防潮纸裹了三层的海浪花糕,装在木盒里的海马和燕窝,还有张师傅特意烤的咸香海苔脆,说是“让老首长配茶吃”。

“娘去看毛爷爷、周爷爷,很快回来。”她在纸条上一笔一划地写,字里带着海晏岛礁石般的扎实。把纸条用块海边捡的鹅卵石压在桌角,这才拎起帆布包出门。

旅馆的胖阿姨正蹲在门口生煤炉,铁皮炉子“呼嗒呼嗒”喘着气,火星子溅在青石板上,转瞬就灭了。“姑娘这么早?”阿姨直起身,围裙上沾着黑灰,“去给孩子买糖火烧?胡同口老张的摊儿刚支上。”

“有点事要办。”林小满笑了笑,脚步已经拐进胡同深处。晨雾还没散,把灰瓦院墙晕成了水墨画,只有墙头上的石榴花,红得像不小心滴在纸上的朱砂。

周老首长家,远远就看见那扇黑油木门,门环是黄铜的,被几代人的手磨得发亮,像两颗凝着光的星。林小满绕到后门,果然见着那把黄铜锁,锁身上刻着细密的缠枝纹,和她贴身藏着的钥匙严丝合缝。

钥匙插进锁孔时,她指尖微微发颤。这把钥匙是老首长托巡逻艇王干事捎来的,当时用红绳系着,绳结还是海晏岛姑娘们常打的“浪打浪”。“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心里也跟着松了弦。

院里静得能听见露水从石榴叶上滚下来的声音。青砖铺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墙根摆着几盆月季,花瓣上还沾着雾珠。正房的窗纸透着朦胧的亮,隐约有收音机的声音飘出来,是早间新闻的播报声,字正腔圆,像浸了蜜的萝卜干,越嚼越有味道。

“是小满吧?”西厢房的门“吱呀”开了,周老首长披着件灰布褂子走出来,手里端着个掉了点瓷的搪瓷缸,缸沿印着“劳动最光荣”。他头发比照片里白了些,但眼睛亮得很,像海晏岛夜里的灯塔,“我这耳朵,一听锁响就知道是你。”

“首长!”林小满赶紧迎上去,把帆布包往前递,“给您带了点岛上的东西,不值钱,都是乡亲们的心意。”

“又跟我来这套。”周老首长接过包,掂量了掂量,眼睛弯成了月牙,“我闻着就知道,准有海浪花糕。”他往正房让她,“进来坐,你婶刚沏的茉莉花茶,说是新下来的嫩芽,让你尝尝鲜。”

正房里的光线很柔和,阳光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像块被打碎的铜镜。靠墙摆着张八仙桌,桌面是老红木的,被磨得能照见人影,桌角放着个铜制的烟盒,上面刻着“为人民服务”。周老首长往太师椅上坐时,椅子发出“咯吱”一声轻响,像是在说句什么悄悄话。

“尝尝这个。”老首长给她倒了杯茶,玻璃杯里的茉莉花慢慢舒展开,白的花瓣,黄的花蕊,在水里打着转儿,香气就漫了一屋子。“这茶是你周婶托人从南方捎来的,说比咱北方的茶更润。”

林小满抿了口,茶汤滑过喉咙,带着点清甜,像是把春天喝进了肚子里。“谢谢您,首长。路上挺顺的,托您的福,弄到了卧铺,宛宛一路上数电线杆,数到第十二根就睡着了。”

“那丫头,眼睛里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周老首长笑起来,皱纹里都盛着暖意,“还记得她那会儿,抱着块海菜包,追着院子里的鸡跑,嘴里还喊着‘给鸡也吃点’。”

林小满也笑了,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沿。她想来,这时,里屋的门帘“哗啦”一响,周婶端着个笸箩走出来,里面装着刚摘的豆角,嫩得能掐出水。“小满来啦?”婶婶系着条蓝布围裙,围裙上绣着朵小小的梅花,“我就说老周今天怎么起这么早,原来是等贵客呢。”她往林小满手里塞了个苹果,苹果上还带着片叶子,“刚从院里树上摘的,甜着呢,给孩子留着。”

“婶婶好。”林小满接过苹果,指尖触到苹果上的绒毛,心里暖烘烘的。

“快坐快坐。”婶婶把笸箩放在八仙桌上,拿起根豆角择起来,“中午就在家吃饭,我给你做红烧肉,老周说你在岛上少吃着肉。”

“别麻烦了,婶子。”“不麻烦!”周婶摆着手,眼睛笑成了缝,“你娘当年救老周的时候,那才叫麻烦呢。在礁石滩守了三天三夜,把仅有的干粮都给了伤员,自己嚼海草充饥。这点肉算啥?”

林小满心里一酸,从帆布包里拿出木盒:“婶子,这是岛上渔民换的海马和燕窝,您和首长补补身子。还有这个,”她又掏出用油纸包着的海浪花糕,“是张师傅新烤的,加了点蜂蜜,更耐放。”

老首长打开木盒,看见红布包着的燕窝,突然叹了口气:“他拿起一块海浪花糕,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慢慢嚼着,眼睛亮起来,“就是这个味儿!带着点海苔的咸,面又发得软和,比城里点心铺的强多了。”

“张师傅说,烤的时候得用松木火,初时大火定形,再转小火慢烘,火候差一点都不成。”林小满想起张师傅教她烤糕时的样子,烟袋锅在灶门口磕了磕,“丫头记住,火跟人一样,得顺着性子来。”

老首长点点头,指着墙上的一幅画:“你看那画的是黄河,当年我跟着部队过黄河,就靠老百姓给的窝窝头充饥。现在日子好了,可不能忘了那时候的味。”

画里的黄河波涛滚滚,岸边的芦苇被风吹得弯了腰,却透着股韧劲。林小满看着画,突然觉得海晏岛的浪和黄河的水,其实是连着的——都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太阳爬到房檐时,周婶已经把豆角择完了,正蹲在院里的水龙头下洗菜,水“哗哗”地流,在青石板上溅起小水花。周老首长领着林小满在院里转,指着角落里的一小块地:“这是我开的菜园,种了豆角、黄瓜、西红柿,都是自己吃的,没打农药。你要是住得近,常来摘点,比菜市场的新鲜。”

菜园用竹篱笆围着,篱笆上爬着几棵牵牛花,紫的、蓝的,开得热热闹闹。黄瓜架上挂着几根嫩黄瓜,顶着黄色的小花,像刚出生的娃娃。“这土是我从郊外拉来的,掺了点沙子,跟咱岛的土不一样,得慢慢养。”周老首长摸着一棵西红柿苗,叶子上还沾着他的指温,“就跟人一样,到了新地方,得慢慢适应。”

林小满点点头,心里琢磨着该给张师傅写封信,问问岛上的菜种能不能在京市种。“谢谢您,首长。我还想着,要是能在学校附近找块地,种点海晏岛的海菜,说不定能做成新的糕点。”

“好想法!”老首长眼睛一亮,“我认识农科院的老郑,他研究蔬菜种植的,回头我带你去见见他。说不定真能让海晏岛的海菜在京市扎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