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功成名就,退隐(1 / 2)
五月十六日,一个宜开市、宜动土的黄道吉日。
宁光县水泥厂,正式剪彩投产。
这一天,整个宁光县都沸腾了。
从县城到乡下,到处都洋溢着一股过年般喜庆的气氛。
一大早,通往西郊水泥厂的路上,就挤满了人。
有骑着自行车的工人,有开着拖拉机的农民,还有坐着单位派车来的干部,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切的笑容。
崭新的水泥厂,像一个刚刚梳洗打扮完毕的姑娘,矗立在阳光下。
厂区大门上,挂着“热烈庆祝宁光县水泥厂胜利投产”的巨大红色横幅,两边高大的水泥柱子上,贴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多快好省,建设祖国”的标语。
厂区里,彩旗招展,锣鼓喧天。
钱三江穿着一身半新的蓝色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朵大红花,站在剪彩台的正中央。
这半个多月,他肉眼可见地瘦了一圈,两鬓也添了不少白发,但他的眼睛,却亮得惊人。
那是一种心血浇灌出的果实终于成熟时,才会有的光彩。
他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看着那一双双充满希望和期盼的眼睛,百感交集。
他想起了立项时的艰难,想起了冯逸晨的百般阻挠,想起了那场惨烈的事故,想起了躺在医院里的孙志勇,也想起了那个在幕后运筹帷幄的少年。
“同志们!乡亲们!”
钱三江拿起话筒,声音通过高音喇叭,传遍了整个厂区,也传到了外面翘首以盼的人群耳朵里。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无比洪亮。
“今天,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宁光人,永远铭记的日子!”
“我们的水泥厂,从今天起,正式投产了!”
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无数顶草帽被抛向空中,人们笑着,跳着,甚至有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掌声,是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工厂,也是为了劫后余生的宁光县。
“这个厂,来得不容易啊!”钱三江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哽咽,“它凝聚了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它浸染过我们英雄同志的鲜血!”
他提到了孙志勇,那个为了保护这个厂而倒下的汉子。
他说,孙志勇同志的伤情很稳定,正在积极康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亲眼看到水泥厂生产出的第一袋水泥。
他又提到了那些日夜奋战在工地的工人们,提到了那些默默支持的技术人员。
他感谢了省市领导的关怀,感谢了兄弟单位的支援。
他的讲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说的都是最朴实的大白话。
但钱三江讲的每一件事,提到的每一个人,都让台下的群众感同身受。
“……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宁光县,生了一场重病。
有蛀虫,啃食了我们的肌体,阻碍了我们的发展。
但是今天,我站在这里,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
病,已经治好了!蛀虫,已经被清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