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守岁啦(2)(1 / 2)
书房内。
灯火将李洵伏案的身影拉得长长,投映在身后那排装满古籍的书架上。
李洵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干劲儿。
埋头在书房里不知不觉竟工作了大半天。
他刚翻开新的一页空白,勾勒出工学院的大概框架,便有婢女轻手轻脚地进来禀报:
“王爷,后宅的姑娘们都已经到齐了,秦夫人正领着她们在暖阁里猜灯谜可热闹了,夫人命奴婢来问,王爷忙了半日可要用点宵夜?”
李洵闻言,缓缓放下那支紫毫笔,笑道:“孤晚上吃的饱,不怎么饿,你去告诉夫人和姑娘们,孤一会儿就来陪她们守岁。”
他端起手边早已温凉的茶盏,呷了一口,摸出怀里的西洋怀表,弹开表盖看了看,时针指向戌时三刻约晚上九点。
时间尚早。
李洵心中盘算,守岁要到子时正午夜十二点才算真正圆满。
届时再带她们去后园那片开阔的空地燃放烟火正合适,眼下,且让她们先自在玩乐片刻。
念头至此。
他挥了挥手示意婢女退下。
书房内重新恢复寂静,只余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李洵将目光重新落回面前铺开的宣纸上,那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构想。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讲,这些东西,无疑是奇思妙想,天马行空。
但李洵知道,这些在未来能把西洋人踩在脚下狠狠摩擦。
皇帝二哥将开设学馆引进西洋技术的重任交给他,这担子可不轻。
工作量庞大尚在其次,关键是这其中的关窍,洋人去哪里绑架。
不是,是哪里请……
又如何能让那些碧眼虬髯之辈心甘情愿地将压箱底的技术、图纸倾囊相授?
没点非常手段,只怕是难如登天。
李洵摸着下巴思忖。
要不,还是走套路得人心?
其实绑架也不是不可以。
让孙绍祖他们蒙面绑架西洋人,用上满清十大酷刑,不信他们不肯招供了。
李洵想到这里不由笑了起来,他提起笔,在纸笺顶端郑重写下化理工学院几个字。
但沉吟片刻,又觉得理化二字未免太过拗口,读起来不怎么通畅。
他手腕一顿,浓墨在纸上留下一个圆点,随即另起一行,重新写下工学院三个字。
大道至简,名正而言顺。
有句俗话怎么说来着?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虽粗鄙却在理。
这工学院,便是要将这理与工落到实处。
学院倒无需大兴土木另建,那样耗时耗力,等的花儿都谢了。
他计划先在京城物色一间规模尚可,位置合适的现有书院,直接收购过来改头换面即可。
省时省力不说,还能直接招收学生。
至于招收的学生,暂时不招收蒙童。
虽说教育该从娃娃抓起,道理不错,但二哥想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成效。
是要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文武百官尽快看到实打实的好处。
因此,第一批学生,必须招揽那些本身已有些根基,或有特殊本事或强烈兴趣的人。
化学方面的人才哪里寻?
李洵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竟是那些终日在深山道观里鼓捣丹炉,追求长生不死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