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西望新敌(1 / 2)
吴淼案的尘埃落定,如同一剂猛药,暂时遏制了内部因黄金而滋生的腐败苗头。明汉王国的运作在短暂的震荡后,重新回到“深耕”的轨道上。
新常山城日益繁荣,内陆的屯田区绿意渐浓,通往各处的道路在“铁牛”船的轰鸣和民夫的汗水中不断延伸。
然而,来自盆地西方的隐约威胁,始终是悬在赵广和成公英心头的一根刺。
夏侯兰的探勘使团带回的消息语焉不详,只知那里存在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以野牛为图腾,骑乘快马,控弦数万。
这片被称为“野牛原”的广袤地带,成为了明汉王国向西扩张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为彻底摸清西方虚实,赵广决定派遣一支更具规模、兼具外交与威慑性质的使团。这一次,他选择了以沉稳着称的刘敏为主使,而副使的人选,则出人意料地落在了年轻气盛、好论军计的马谡身上。
“马谡才思敏捷,或可于外交场合随机应变。然其性情,还需刘敏多加约束。”成公英对赵广的任命略有担忧,但也认为这是一个锻炼年轻人的机会。
赵广点头:“刘敏持重,可掌大局。马谡之才,亦需实务磨砺。此次西行,非为征战,乃为探路与宣威。若‘野牛部落’愿通商友好,自是上策;若其桀骜,亦需让其知我兵威,不敢轻易东犯。”
使团由百名精锐骑兵护卫,携带着精美的丝绸、瓷器、玉器以及少量作为样品的钢刀、强弩,浩浩荡荡从平虏寨出发,向西进入那片未知的野牛原。
初入野牛原,景象便与东部盆地迥异。这里地势更为开阔,草甸绵延至天际,成群的野牛(美洲野牛)如同移动的褐色云团,数量之多,令人咋舌。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牲畜的气息。
刘敏谨记使命,沿途遇到小股游牧的部落,皆以礼相待,分发小件礼物,询问前往“野牛部落”联盟核心的路径。这些小部落对汉人使团既好奇又畏惧,在礼物的作用下,大多指明了方向。
半月后,使团终于抵达了野牛部落联盟的核心聚居地——一片位于大河(疑似普拉特河)拐弯处的巨大营地。
数以千计的牛皮帐篷星罗棋布,营地外围是漫无边际的马群,空气中混合着炊烟、牲畜和皮革的味道。营地的规模和组织度,远超之前遇到过的任何土着部落。
联盟的大酋长,是一位身材魁梧、目光锐利的中年人,自称“奔马”。他接见了刘敏和马谡,态度不卑不亢,带着审视。
刘敏依照汉礼,呈上国书和礼物,表达了明汉王国希望互通有无、和平往来的意愿。
奔马酋长抚摸着光滑的丝绸,又拿起一柄寒光闪闪的汉刀仔细端详,眼中闪过惊叹,但随即被谨慎取代。
“远方的客人,你们的礼物很珍贵,你们的力量,我们也有所耳闻。”他声音洪亮,通过通译传来,“但野牛原广阔,我们的牧场、我们的猎场,是我们祖辈生存的根基。我们不需要外人来告诉我们该如何生活,也不需要外人来划分我们的土地。”
话语中带着明显的戒备和隐隐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