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2 / 2)
让赵刚心中波澜起伏。
将军……终究老了。
这声称呼里,有尊敬,有感慨,也有期待。
也许,该启程了?
“我们先走了,以后有事随时来找我们,我和赵林常在。”
刘翠娥起身告别。
众人依次离开。
这一夜,
赵刚没有和李云龙争执,
李云龙也整夜未眠。
酒杯空了又满。
“那小子比我还强,要是当年,恐怕早就当上元帅了……”
……
正月十六,晨曦微露。
赵江收到建筑局的信件,红色封面上金光闪烁。
曾经的“八级建筑工”字样被抹去,
取而代之的是三个耀眼的大字:工程师!
同一时间,
千里之外的贵州。
周蓉风尘仆仆,终于再次见到那个人——
冯化成。
“22(
周蓉认识赵江之后,内心悄然变化。她开始反思过去的天真,做事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逐渐变得成熟。
赵江的“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理念,让她学会了用更稳重的态度看待世界。那个不顾一切、奋不顾身的少女正在成长。
她渐渐明白,任性需要资本,人终究是社会的一份子。现在的她更懂得为身边的人着想,做事也更加务实。
但骨子里的周蓉从未改变。
她依旧倔强。
内心深处,那份执着与热情从未熄灭。
正因为如此,她必须亲自去验证一些想法,弄清楚未来的方向。就像当年对诗人冯化成的那份情感——到底是不是爱情,还是单纯的敬仰?
或者两者皆有?
追求真实是她的本性。
再加上对赵江产生的特殊感觉,让她不得不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于是,她坐上了前往贵州的列车。
这个春节,经过和父亲长时间的谈话,最终以父亲沉默地默认结束。
诗人的世界总是充满浪漫。
这次旅行,不只是为了寻找曾经的偶像,更是为了重新认识过去的自己。
经过几天的辗转,她换乘了火车、大巴和拖拉机。
当她站在信中提到的地址前,看到的是一片比光子片还要破旧的村庄。
打听之后,她停在了一间用土砖和木板搭成的简陋房子前。
那个男人出现在她面前。
身材清瘦挺拔。
眼镜架在鼻梁上。
虽然不再有当年在京城联谊会上的风采,但冯化成依旧保持着文人特有的温润气质,眉宇间透着一股柔和。
朴实中带着温和。
他的眼中依然闪动着诗人的灵气。
周蓉明白,这才是冯化成平时的样子。
当年在帝都联谊会是正式场合,自然穿得体面些,平时穿粗布棉袄很正常。
过去的风范还在。
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现在却格外清晰。
撇开那些耀眼的光芒,
周蓉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想看看真实的冯化成。
除了才华,现在的他身上也多了许多生活的痕迹。
眼神依然明亮,但头发凌乱,明显很久没洗也没剪,显得有些随便。
衣服简单朴素,却不如想象中干净,袖口沾着灶灰和泥土。
斑驳的门框上贴着褪色的春联,字迹瘦削飘逸,一看就知道是他写的。
“好久不见,还认得我吗?”
周蓉微笑着问。
冯化成愣了一下。
他怎么会认不出?
眼前这个明媚的姑娘,正是与他书信往来的那个人。
“周蓉同志!”
他眼中突然亮了起来,
急忙拍掉衣服上的尘土,有些局促地说:“外面冷,快进屋暖和暖和。”
说完,耳根微微发红。
这样一位佳人专程来访,他当然十分高兴。
他注意到她没有带行李,只提着一点礼物,猜她应该就近住在知青点——
这个念头让他心里更热了几分。
十八岁的周蓉,三十多岁的冯化成。
诗人对浪漫的向往,从不因年纪而改变。
无论贫穷还是富足,不管目前是否落魄,他骨子里的文人气质始终超凡脱俗。
才华横溢,下笔如花。
对热爱诗歌的女子来说,这正是最动人心弦的光芒。
当初的周蓉正是被这一点吸引的。
而如今的周蓉,在遇见赵江后再次见到冯化成,忽然觉得他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优秀。
年龄不如赵江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