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轧钢厂民兵队(2 / 2)
有他坐镇,这里仿佛一个与世隔绝的港湾,任何想打破这份宁静的企图,都得先过他这一关。
但真正的冲击随之而来:随着部分人员的处境发生变化,有人开始上门,要将某某带走。
经过深思熟虑,李复兴决心护住厂里的每一个人。
他手中的王牌,是他和林厂长之前定下的一条铁律:所有职工档案全部归入到工业局。
而轧钢厂的档案只登记姓氏加代号,作为内部发工资使用。
如今,这条规定成了最坚固的盾牌。
无论哪个部门上门要人,都被他以“档案中并无此人记录”为由强硬地顶了回去。
花名册上没有真名实姓,任谁来查也是枉然。
随着上门要人的情况愈发频繁,李复兴终于不耐烦了,一个电话直接打到上面,冷冷地反问:“是不是要我把九族都统计一遍?”
此后,再也无人上门滋扰,轧钢厂重归平静。
但他明白,这只是权宜之计,万一闹到轻工局去了,那也难保全他们。
所幸最难的只是开头这几年,日后情况便会好转。
他打定主意,无论如何要硬撑两年,把职工好好护住。
当天下午,他便召开全员大会,要求所有职工尽可能住在厂里。
“从今天起,轧钢厂大门关闭,所有人进出改走小门。”
他决心闭门谢客,谢绝一切外部往来。
这种决绝的姿态,似乎得到了上层某种心照不宣的默许。
轧钢厂仿佛被外界遗忘了,再没收到任何指令。
然而奇怪的是,每月的物资供给不仅分毫未减,反而愈发丰厚。
李复兴心中有数,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开始充实自己的储备。
从一九六七年的夏天起,外面的世界陷入了一片沸腾。
为确保安全,李志宁手下的警卫开始了全天候不间断的巡逻。
李复兴也从职工里挑选了四十多人,组建了一支民兵队伍,在工作之余协助维持秩序。
尽管六月份罗布泊上空那朵巨大的蘑菇云曾给紧张的氛围带来过片刻的欢欣——那是国家第一颗氢弹成功的标志,让举国上下为之振奋——但这种短暂的轻松感很快就被严峻的现实冲散。
真正的紧张期持续了数月,直到十月底各大学校陆续复课,局面才有所缓和。
在这期间,有六七个年轻人按捺不住,以为风头已过,便向李复兴请假,想要外出。
李复兴一概批准,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假期至少三个月,且在此期间轧钢厂将完全封闭,离园者不得返回。
这个要求让多数人心中一凛,当即有四人打消了念头,但最终仍有两个年轻人坚持离开。
李复兴没有忘记他们,每个月都派人关注他们家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