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入川筹建大风洞 巧解地基工程安(1 / 2)
开春的川北山区,雾气还没散尽,吉普车已经在盘山路上颠簸了俩钟头。
何雨柱攥着扶手,看着窗外陡峭的崖壁,心里琢磨:这地方选得是真够隐蔽的,但也是真够折腾人的。
“何主任,前头就到啦!”开车的年轻战士扯着嗓子喊,“这鬼地方,冬天冷,夏天热,兔子都不拉屎,老鹰来了都得流眼泪,也不知道为啥要把大风洞建在这儿!”
车一拐弯,眼前豁然开朗——山谷里已经搭起了一片工棚,红旗在晨风里猎猎作响,推土机的轰鸣声震得山响。
指挥部是个临时搭的木板房,里头烟雾缭绕,几个工程师正围着图纸吵得面红耳赤。
看见何雨柱进来,一个头发乱糟糟的老专家一把拉住他:
“你是何主任吧!您总算来了!我是工程总指挥赵卫国!”他指着图纸上一片标红的地方,“出大事了!咱们选的这个位置,地下有溶洞!这要是直接建风洞,非得塌了不可!”
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工程师急得直跺脚:“赵总,那咱就换地方吧!这活儿没法干啊!”
“放屁!”老赵眼睛一瞪,“这是上级定下的位置,能说换就换?你当是小孩过家家呢?”
何雨柱没急着表态,要来了地质勘探报告。厚厚一沓资料上清清楚楚标着:地下28米处有大型溶洞群,正好在规划的风洞基础正下方。
“何主任,您都看见了吧?”老赵愁得直揪头发,“填埋吧,工程量太大;绕开吧,整个设计都得推倒重来。这可咋整啊!”
何雨柱盯着图纸看了半晌,突然问:“赵总,咱们风洞运行时,振动主要往哪个方向传?”
“啊?”老赵被问懵了,“当然是往下传啊……等等,你是说?”
“对!”何雨柱眼睛一亮,“既然振动主要是垂直向下的,咱们何必非要跟溶洞硬碰硬?能不能做个‘悬浮基础’,让振动波从溶洞两侧绕过去?”
这话一出,屋里顿时炸了锅。
“胡闹!”一个老工程师拍案而起,“我干了一辈子土木,从来没听说过基础还能‘悬浮’的!”
“年轻人!”另一个专家直摇头,“你这想法太天真了!这可是全亚洲最大的风洞,基础要承受上千吨的荷载,你当是搭鸡窝呢?”
何雨柱不慌不忙,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起来:“您看,咱们在溶洞上方做一道钢筋混凝土拱桥,风洞基础坐在拱桥上。
振动波通过拱脚传到两侧的基岩里,完美避开溶洞区。”
他边说边列出一串力学公式,粉笔哒哒地敲着黑板:“关键是要精确计算拱桥的刚度和固有频率,既要避开风洞的运行频率,又要保证足够的承载力。”
“说得轻巧!”那个老工程师继续冷笑,“这么复杂的结构,计算量得多大?等算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何雨柱微微一笑,要来了地质参数和设计荷载,掏出他那把磨得发亮的计算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