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四合院:开局就得知惊天秘密! > 第517章 陀螺!陀螺!!陀螺!!!

第517章 陀螺!陀螺!!陀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冬天,真冷。

五院上下却弥华夏与毛熊关系的裂痕已经清晰可见,原本由“老大哥”专家主导、提供核心技术的几个重点项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停滞和混乱。

何雨柱被紧急抽调进一个代号“青山”的绝密攻关组,任务是解决远程火箭制导系统的“心脏”——高精度陀螺仪的本土化生产和性能稳定问题。

原先依赖毛熊的图纸和核心元件供应已经断供,而我们自己试生产的陀螺仪,精度差、漂移大,根本达不到实战要求。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负责惯性制导系统的总工庄思明,一位戴着厚厚眼镜、不苟言笑的老专家,用力敲着桌上的测试报告,声音嘶哑:

“问题就出在陀螺仪的转子平衡和轴承摩擦上!

我们的加工精度不够,动平衡差之毫厘,高速旋转起来震动就大了几个数量级!轴承的材料和润滑也不行,摩擦力矩不稳定,导致陀螺轴指向漂移!

没有稳定的陀螺,我们的火箭就是瞎子!打出去都不知道会飞到哪里!”

一位负责精密加工的八级老师傅涨红了脸:“庄总工!我们已经是用了最好的设备,老师傅们戴着放大镜,用手摸着感觉来磨,公差已经控制到我们能做到的极限了!

再想提高,除非有毛熊人那种级别的数控机床!”

“那就想办法!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庄思明几乎是吼出来的,“难道离了毛熊人,我们就搞不出自己的‘眼睛’了吗?!”

何雨柱一直没有说话,他仔细看着那份令人沮丧的测试数据,又拿起一个报废的陀螺仪核心部件,在手里反复掂量、观察。

这是一个极其精密的玩意儿,核心是一个需要每分钟数万转高速旋转的金属转子,要求其重心必须与旋转轴心完美重合,任何微小的不平衡都会在高速下被放大,产生破坏性的振动和误差。

“也许,”何雨柱缓缓开口,打破了僵局,“我们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式。”

所有人都看向他。

“我们一直在追求极致的机械加工精度,试图用‘硬碰硬’的方式达到理论上的完美平衡。

但这就像用锉刀去修一粒米,越精细,越容易出问题,成本越高,稳定性越难保证。”

何雨柱走到黑板前,画了一个转子的示意图,“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不求加工出来的转子天生平衡,而是想办法‘主动’去补偿它的不平衡?”

“主动补偿?”庄思明皱起眉头,“怎么补偿?在转子上动刀子?那只会越弄越糟!”

“不是在转子上动刀子,而是给它一个‘反向的力’。”

何雨柱的眼睛开始发光,“我们可以设计一套微型的电磁补偿系统。

在转子外围,布置几个微小的电磁铁。当陀螺仪工作时,实时监测其不平衡振动信号,然后通过这套电磁系统,施加一个精确可控的、与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磁力,动态地将其‘拉’回平衡位置!”

这个想法太超前了!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旋即爆发出更大的质疑声。

“电磁补偿?闻所未闻!”

“何主任,你这是异想天开!高速旋转的转子上怎么布置传感器?电磁力怎么精确控制?这比提高加工精度还难!”

“而且增加了电磁系统,本身的可靠性、功耗、重量都是问题!会不会引入新的干扰?”

何雨柱面对质疑,并不气馁,他冷静地分析:

“是的,有难度。但这条路如果走通,我们可以用相对较低的加工精度,实现极高的最终平衡性能!

这等于绕开了我们目前最大的加工瓶颈!至于传感器,我们可以采用非接触式的电涡流传感器;控制算法,可以借鉴我在整理钱副院长《过程控制论》时学到的一些优化方法……”

庄思明死死盯着黑板上的示意图,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是惯性制导的权威,深知何雨柱这个思路在理论上的颠覆性。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改进,而是一种原理性的创新。

“有多大把握?”庄思明的声音低沉而严肃。

“理论上可行,但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何雨柱实话实说,“我们需要组建一个跨学科小组,包括精密机械、电子技术、自动控制……”

“好!”庄思明猛地一拍桌子,“死马当活马医!就按你这个思路搞!我给你调人,要谁给谁!需要什么资源,打报告!我亲自去协调!”

“青山”小组之下,一个更核心的“电磁平衡”专项组迅速成立。何雨柱带领着从各研究室抽调来的精兵强将,开始了艰苦的攻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