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再次成功(1 / 2)
北风依旧凛冽,但比寒风更刺骨的,是骤然降临的严峻现实——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带走了关键的技术资料和图纸。
五院乃至整个国家的国防尖端项目,仿佛一夜之间被抽掉了主心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迷茫。
何雨柱临危受命,被任命为一个紧急成立的“特种材料攻关指挥部”的常务副组长,组长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副院长兼任,但实际担子全压在了何雨柱肩上。他们的第一个,也是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解决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材料的自主制备问题。
原先苏联援助的镍基高温合金配方和工艺参数成了废纸,而我们自己试制的涡轮盘,在模拟高温高速的台架试验中,不是严重变形,就是直接断裂,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使用寿命。
会议室里,气氛比窗外的天气还要冰冷。来自钢铁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院以及几家大型钢铁厂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坐满了房间,个个面色凝重。
负责冶金工艺的副总工,一位姓周的老专家,指着投影幕布上那张布满了裂纹和蠕变孔洞的涡轮盘残骸照片,痛心疾首:
“问题很明确!我们现有的镍基合金,高温强度、抗蠕变性能和持久寿命,全面不达标!苏联人给的配方里,那些关键的微量元素添加比例和热处理工艺,我们根本摸不着头脑!没有合格的涡轮盘,我们的战机就是一堆废铁,上不了天!”
一位来自东北某大钢厂的总工程师搓着粗糙的大手,眉头拧成了疙瘩:“周总,不是我们不尽心!冶炼高纯度镍基合金,需要超高功率电弧炉、真空熔炼炉,这些设备我们要么没有,要么精度不够!还有那些微量元素,像什么铼、钽、铪,添加量要求精确到万分之几,我们的计量和控制手段跟不上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米,就想办法找代粮!没有巧妇,我们就自己学,自己练!”何雨柱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打破了会场的悲观气氛,“苏联人能搞出来,我们中国人就一定搞不出来?我不信这个邪!”
他走到台前,目光扫过全场:“从现在起,忘记苏联那个配方。我们从头开始,搞我们自己的高性能涡轮盘材料!”
“从头开始?”针,没有理论指导,没有实验数据积累,这要摸索到什么时候?”
“理论我们有基础,数据我们一点点攒!”何雨柱斩钉截铁,“我建议,我们改变思路,不跟苏联人在复杂的多元合金体系里硬碰硬。我们集中力量,主攻定向凝固工艺和粉末冶金这两个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技术路径!”
“定向凝固?粉末冶金?”很多老冶金专家露出了疑惑的神情。这在当时是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国内几乎是一片空白。
“对!”何雨柱在黑板上画着示意图,“定向凝固,可以让合金晶体沿着受力方向定向生长,消除横向晶界,大大提高高温强度和抗热疲劳性能。粉末冶金,可以将合金制成极细的粉末,再热压成型,成分更均匀,性能更稳定!这两条路,都可能绕开我们对大型真空熔炼炉和复杂微量元素精确控制的绝对依赖!”
这个大胆的战略转向,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这无异于放弃相对熟悉的追赶路径,去开辟两条充满未知和风险的崭新道路。
“何组长,定向凝固炉、雾化制粉设备,这些我们都没有!怎么搞?”
“粉末冶金,工艺极其复杂,粉末氧化、污染问题怎么解决?”
“这风险太大了!万一两条路都走不通,我们耽误不起这个时间!”
质疑声此起彼伏。何雨柱耐心地听着,等声音稍歇,他才缓缓开口:“设备没有,我们可以土法上马,自己设计,自己改造!我知道困难重重,但请大家想一想,跟在别人后面,永远只能吃灰!只有掌握核心原理,走出自己的路,我们才能真正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