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末代中医 > 第456章 《傅青主女科》

第456章 《傅青主女科》(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申请新的科研项目还在等待批复,这几天倒乐得清闲。

这天上午,他正与何玉金、吴斌、邓敏在第九组分配的小办公室内讨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门外传来清脆的敲门声。

“请进。”林远志抬头。

门被推开,一位约莫三十岁左右、穿着得体职业套裙、气质干练利落的女性走了进来。

她面容清秀,眼神明亮中,嘴角挂着公式化的微笑。

“林组长,打扰了。我是二组的组长,也是老年病医院中医科的副主任,向天晴……很高兴认识见到你!”

林远志起身相迎:“向组长,你好,不知道有何贵干?”

在中医科学院这段日子,他也听说过这位二组组长,以作风强硬、业务能力突出著称。

“冒昧来访,是有个项目想跟林组长合作。”

向天晴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办公室内略显年轻的团队成员,最后又定格在林远志身上。

“就是上次在全院大会上讨论过的那个老年痴呆症病例,古老太太,目前是由我们二组在跟进。”

林远志想起来了,就是那次全院大会上,他针对那个被诸多专家束手无策的病例,提出了从“痰瘀互结”论治,用活血化痰开窍思路的案例。

“当时听了林组长在会上的发言,很受启发。

我们组后续调整了方案,给古老太太服用了以活血化痰为主的方剂。

一段时间下来,患者的一些基础症状,比如痰涎壅盛、食欲不振的情况,确实有所改善。

这证明林组长的思路是可行的。”

她话锋一转。

“但现在遇到了瓶颈,改善到一定程度后就停滞了,一些核心的认知障碍和生活自理能力问题,突破不大。

所以,我想邀请林组长带领的第九组,和我们二组进行联合科研,共同推进这个项目。

后续的研究报告发表,共同署名,林组长可以为并列第一作者。”

林远志尚未开口,旁边的吴斌已经眼睛发亮,压低声音对邓敏说:

“哇,和二组联合!向组长可是院里出了名的厉害角色,我以前看过她的研究报告……非常专业!”

邓敏则微微蹙眉,低声道:“并列第一作者?条件开得不错,但项目主导权是在谁手里……”

林远志沉吟片刻,问道:“向组长,这个项目目前……似乎还只是针对单一病例的深度研究?并非大规模临床试验。”

他的意思很明确,单个病例的成功与否,统计学意义有限。

向天晴似乎料到他有此一问,解释道:

“林组长说得对。老年痴呆症的研究难度很大,尤其是寻找符合条件的、愿意长期配合的志愿者非常困难。

古老太太这个案例很典型,家属配合度高。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在这个‘点’上寻求深度突破,验证治疗思路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

只有在这个‘点’上做出令人信服的成绩,积累了扎实的数据和成功的医案,我们才有足够的底气和资本,向上面申请更大规模、更规范的临床试验。

饭,要一口一口吃。”

林远志最近在寻找合适的研究项目,柴老的手稿中也有关于“老年脑病”的深入论述,这倒是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好机会。

他看了看身边三位跃跃欲试的组员,点了点头:“好,我们同意加入。希望合作愉快。”

向天晴脸上露出更真切的笑容:“太好了!事不宜迟,明天上午我们就安排去患者家里复诊,实地看看情况,制定下一步方案。”

次日,两辆商务车载着两个课题组近十人,驶离市区,前往八十公里外的郊区农村。

车上,吴斌兴奋地看着窗外的田园风光,喋喋不休地说着对这个项目的设想;邓敏则默默翻看着向天晴团队提供的古老太太前期病历和数据,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何玉金则更关注林远志的反应,低声与他交流着可能遇到的状况。

目的地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农家院落,青砖灰瓦,收拾得还算干净。

古老太太的家境确实一般,但儿孙满堂,听说研究院的专家们要来,一大家子人早就在院门口等候了。

一下车,林远志就被认了出来,几位中年男女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好、表达感谢,还有想顺便让他给看看其他毛病的,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吴斌和邓敏赶紧上前,配合着何玉金和向天晴的组员,好说歹说才将热情的家属劝开,请主要家属陪同,众人就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摆开桌椅坐下。

古老太太被儿媳搀扶着走出来,老人衣着朴素,面容比实际年龄更显苍老,眼神有些浑浊,但比起之前记录的完全呆滞,似乎多了一丝的生气。

家属们抢着介绍情况:“林医生,向医生,太谢谢你们了!我妈吃了上回调整的药之后,好多了!吐痰少了,吃饭也香了,以前经常尿裤子,现在有尿意知道要上厕所了!”

但随即又补充了新的问题:

“就是……就是现在尿特别多,憋不住,有时候走到半路就……裤子就湿了。人倒是清楚了些,可还是老叫错人,说腿没力气,走不动道。”

林远志和向天晴轮流上前诊察。

林远志仔细号脉(脉沉细而略数),查看舌象(舌质淡胖,苔白腻,边有齿痕)。

向天晴也完成了自己的检查。

“林组长,你看现在这情况……”向天晴主动征询意见,“之前按你说的化痰活血思路,基础症状有改善,但现在小便频数、失禁,下肢无力成了主要矛盾。下一步,是继续强化活血化痰,还是……”

林远志有些意外:“向组长,这个项目一直是你们组负责,治疗方案应该由你主导。”

他不太习惯这种近乎“让权”的询问。

向天晴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点无奈和坦诚:

“林组长,不瞒你说,这个病例我们跟了三个月,进展缓慢,直到上次听了你的分析,才找到方向。

这次联合科研,我们是真的想听听你的核心思路。你就别客气了,畅所欲言吧。”

林远志见她态度诚恳,便不再推辞,清晰地说道:

“病人目前情况,痰瘀标实之象虽有缓解,但肾气亏虚、下元不固的本虚问题凸显出来了。

肾主水,司二便,主骨生髓。

肾气虚,膀胱失约,故尿多、失禁;肾虚骨失所养,故下肢无力。

治疗上,必须转为攻补兼施,甚至以补为主。

在继续健脾化痰、活血通络的基础上,重点转向温补肾阳、固涩下元。”

他随即口述方药思路:

“以肾气丸打底,用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肉桂、温补肾阳;加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金樱子固精缩尿;用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加强补肾之力;仍保留丹参活血,天麻祛风通络;同时用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扶助后天以养先天;再加山楂、神曲助运化,防止滋腻碍胃。”

方子看起来药味较多,但君臣佐使分明,标本兼顾。

向天晴听得连连点头,迅速记录:“虽然复杂,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考虑周全。就按林组长这个思路定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