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省试点艰难行(2 / 2)
一个老妇人抱着生病的孩子躲开医疗队:“不能吃药,吃了药就把病魔关在体内了,得请大神送走才行。”
与此同时,一些神汉巫婆趁机敛财,散布“医疗队冲撞神灵”的谣言。
面对这种情况,单纯的医疗手段已经不够。林闻溪想起黄慎之的建议,把健康教育作为突破口。
医疗队找来当地教师和学生,培训他们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通过孩子们影响家庭;又编写了通俗易懂的防疫顺口溜,用当地戏曲形式表演。
渐渐地,百姓开始接受医疗队的建议:喝开水、勤洗手、灭蚊蝇...
然而最大的挑战还在后头——药材即将用尽,而洪水中断交通,新药材运不进来。
“只能就地取材了。”林闻溪带着队员走访当地老中医,整理出能用本地药材替代的方剂。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郎中提供了宝贵经验:“洪水过后必发疟疾,可用青蒿鲜汁治疗效果最好。”
这个建议救了急。医疗队组织村民采集青蒿,制成药剂,有效地控制了疟疾蔓延。
正当疫情初步控制时,林闻溪自己却倒下了——连日劳累加上感染,他患上了严重的肺炎。
高烧中,林闻溪仍然惦记着工作:“疫情数据...药材库存...培训进度...”
顾静昭守在他床前,心疼又无奈:“你先顾好自己吧,医疗队离不开你。”
让人意外的是,曾经最反对中医的郑守旧,这次却主动提出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林闻溪。
“西药控制感染,中药调理扶正。”郑守旧认真地说,“这是我这几个月学到的最宝贵的经验。”
在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林闻溪逐渐康复。而当他能再次下床工作时,发现三省试点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陕西的第一个药材基地开始收获,质量达到标准; 山西的宗族村庄主动邀请医疗队设立固定医疗点; 河南的疫情得到控制,当地政府承诺将医疗体系纳入重建计划。
更令人欣慰的是,各地涌现出一批接受过培训的基层医疗人员,他们将成为不走的医疗队。
回延安的列车上,团队成员虽然疲惫,但脸上都带着成就感。
郑守旧感慨道:“这三个月比我过去十年学的都多。医学不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
顾静昭翻看着各地报上来的数据:“试点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已经下降了百分之十五,常见病诊疗覆盖率提高了二十个百分点。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林闻溪却看着窗外,若有所思:“成绩是有,但问题还很多。药材供应不稳定,基层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民众健康意识仍然薄弱...”
“你啊,总是看到不足。”顾静昭无奈地笑笑。
“因为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林闻溪转过身,目光坚定,“三省试点的经验要总结推广,问题要研究解决。下一步,我建议编写《赤脚医生手册》,让更多没有正规医学教育背景的人能够掌握基本的医疗技能。”
郑守旧立即响应:“这个主意好!我可以负责西医部分的内容。”
“我负责中医部分。”顾静昭接着说。
“那我就负责把你们的内容整合成通俗易懂的实用手册。”林闻溪笑道。
火车在夜色中穿行,车厢里的灯光映照着三张疲惫却充满希望的脸庞。他们不知道的是,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但此刻,成功的喜悦和使命的重任,让这个团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远处,又一站灯火通明。新的困难、新的希望、新的挑战,永远在路上。而医疗火车,正如中国医疗事业的缩影,在曲折中前行,在艰难中成长,终将驶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