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蟹笼沉甸甸,名号响当当(1 / 2)
晨雾像一层薄纱,慵懒地笼罩着白沙湾。
海浪声比夜间轻柔了许多,一下下拍在沙滩上,退下去时,留下泛白的泡沫和湿润的沙地。
林海站在“海溪号”的船舷边,迎着微咸的海风,深深吸了一口气。
昨夜会议的凝重气氛,已被新一天的生机冲淡。
他目光扫过视野一角那个虚拟的UI界面,气运值稳定在 70/100 ,这让他心下安定。
当务之急,是尽快将“高效水下能量导管蓝图”的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他踱步到船尾,检查着堆叠整齐的蟹笼。
脑海里回想着昨夜秦雨对那银色果实的描述——“生命结构的能量”、“颠覆性的潜力”。
这让他看待这片海的目光,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大海馈赠的,或许远不止是餐桌上的美味。
按照老根叔他们提供的方位,“海溪号”驶向了合作社常去的那片外围渔场。
阳光逐渐驱散晨雾,海面变得金光粼粼。
林海选定了一处海底多有沟壑、利于螃蟹藏身的海域,和阿水伯几人合力,将几十个蟹笼依次投下海。
铅坠带着蟹笼沉向海底,只在海面留下一串串咕嘟作响的气泡。
等待收笼的间隙,林海没有闲着。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铅笔,趁着脑海中“技术解析”得来的知识还清晰,开始勾勒能量导管的核心结构草图,并标注下脑海中浮现的、几种现实中可能找到的替代合金材料。
他写得专注,偶尔蹙眉思索,铅笔在纸面沙沙作响的声音,混合着海浪的节奏,构成一曲奇特的协奏。
约莫两个小时后,开始收笼。第一个蟹笼被机械绞盘缓缓拉出水面,水珠顺着笼壁哗哗流淌。
笼子里,五六只巴掌大的梭子蟹张牙舞爪,蟹鳌撞击着铁笼,发出沉闷的响声。
“开门红啊,阿海!”
阿水伯笑着,手脚麻利地将螃蟹倒入专用的水产箱。
林海笑了笑,心中却隐隐觉得,这片海今天给他的,应该不止这些。
果然,随着第二个、第三个蟹笼依次出水,收获远超乎他们的预期。
不仅仅是数量,种类也更丰富。除了常见的梭子蟹、石夹红,竟然还捞上来几只外壳布满斑点的红花蟹,这种蟹肉质更为鲜甜,在市场上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怪事了,这片地方往常红花蟹可不多见。”
一位帮忙的船员嘀咕道。
林海心中微动,想起秦雨曾说,那银色果实能提升生物的“环境适应性”。
难道这片海域的生物,也间接受到了那种神秘能量的滋养?他没有声张,只是默默地将这个发现记在心里。
当收到第七八个蟹笼时,更是有了惊喜。
笼子里除了螃蟹,竟混着几条肥美的石九公和两只墨鱼。
墨鱼受到惊吓,噗地喷出两股浓黑的墨汁,溅了拉笼的船员一脸,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
“哈哈,老四,今晚回家不用愁没墨水写字了!”
“去你的,这墨鱼值钱着呢!”
一上午的忙碌,收获颇丰。
最终清点,共捕获梭子蟹一百二十余斤,石夹红和红花蟹四十多斤,杂鱼和墨鱼三十多斤。
“海溪号”满载返航,马达声中,林海在心里粗略估算着这趟的收益。
按照近期市场价,梭子蟹大概二十五到三十元一斤,红花蟹和石夹红能卖到四五十元一斤,那些石九公和墨鱼也能值个二三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