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最后的预警(2 / 2)
省委书记坐在主位上,脸色凝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看着陈默手里的一堆证据,又看了看杨云松的激动反应,眉头紧锁:“陈默同志,你的心情我理解,但证据确实不够充分。
官方检测报告、气象局通报都是正规渠道发布的,你手里的材料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缺乏权威认证。现在台风已经逼近,当务之急是做好防汛救灾,大桥的事,还是等台风过后再组织全面检测吧。”
“书记!不能等啊!” 陈默急得声音都变了调,“台风再过六小时就登陆了,现在加固还能争取一点时间,哪怕只是在桥墩周围堆放沙袋、加固桥面护栏,也能增加一丝胜算。一旦台风登陆,一切都晚了!”
“陈默同志,请注意你的态度!” 杨云松冷冷地说,“省委的决策是集体研究的结果,不是你一个人能改变的。你一再夸大风险,扰乱人心,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
我建议你立刻停止这种无根据的猜测,回到自己的岗位,做好防汛协调工作。”
其他常委也纷纷表态,有的说 “要相信集体决策”,有的说 “不能因个人意见耽误全局”,甚至有人暗示陈默 “不要钻牛角尖”。
陈默看着一张张或冷漠、或敷衍、或忌惮的脸,手里的证据仿佛变得千斤重。
他知道,自己已经孤立无援,杨云松的权势、常委们的顾虑,像一张无形的网,把他牢牢困住。
“各位常委,” 陈默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坚定,“我以省委副秘书长的身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向大家保证,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手里的每一份数据都是真实的。
如果因为今天的决策导致大桥出事,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但我恳请大家,再考虑一下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没有人回应他,会议室里只有窗外的风雨声越来越大。
省委书记最终拍板:“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各部门按原计划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大桥继续正常通行,台风过后,由省纪委牵头,组织权威机构对大桥质量进行全面检测。散会。”
常委们纷纷起身离开,杨云松走过陈默身边时,停下脚步,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一丝嘲讽:“陈默,别再做无用功了,识时务者为俊杰。”
陈默站在原地,看着散落一桌的证据,雨水从裤脚滴落在地板上,形成一个个小水洼。
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错过了,就可能是数百人的生命代价。
窗外的台风越来越猛烈,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灾难咆哮。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赵刚的电话,语气平静却带着决绝:“赵刚,通知所有能联系上的施工队伍,带上加固材料,立刻赶往东海跨海大桥,我们自己动手,就算没有官方指令,也要尽最大努力,做最后的加固。”
挂了电话,陈默弯腰收起桌上的证据,转身走向门外。
狂风暴雨迎面而来,打在他的脸上,冰冷刺骨。
他知道,接下来的六小时,将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的战斗。
杨云松的阻挠、常委们的沉默、台风的肆虐,都挡在他面前,但他没有退路。
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他就必须坚持下去,用自己的行动,守护住那几百万人的生命安全。
而这场由权力、利益和贪婪交织而成的风暴,终将在台风的怒吼中,迎来最终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