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荒村辣媳 > 第260章 薪火相传!

第260章 薪火相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万物有灵,种子亦然。择种之时,勿仅观其饱满圆润。”

“可将候选之种置于掌心,闭目凝神,放松心神,尝试去‘感受’其内蕴之生机。活力充沛之种,掌心或感微温,或感一丝若有若无的‘跃动’之感;而死种、弱种,则感冰凉、沉寂。”

“此法玄妙,初时或茫然无所得,然持之以恒,心静则明,自能渐次分辨。”

她知道,这部分最为玄奥,难以用言语尽述,更多依赖于学习者的悟性与持之以恒的静心练习。她在书中反复强调“静心”、“凝神”、“勿骄勿躁”,并将一些简单的调息、宁神的方法也融入其中,旨在帮助学习者排除杂念,更好地与手中的种子建立连接。

她还记录了如何通过观察植物叶片的色泽、脉络,茎秆的挺立程度,来反推土壤的肥瘠与健康状况,将“辨土”与“察苗”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感知循环。

书写的过程,也是赵小满自身对“大地之心”力量的一次梳理与反思。她必须将自己那种近乎本能的感知,拆解成一步步可以模仿、可以练习的步骤,这让她对自身能力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刻、更加系统。

当黎明的曙光透过窗棂,洒在墨迹未干的纸页上时,这本薄薄的、却可能改变无数农人认知的《辨土识种心要》初稿,终于完成。

赵小满轻轻吹干墨迹,指尖拂过书页上那些凝聚着她心血与感悟的文字,心口的胎记传来一阵温热的、仿佛带着欣慰意味的搏动。

她没有将这份手稿立刻公之于众,而是先交给了李青山,让他安排最可靠的匠人秘密刊印了少量样本。随后,她召集了农学院中那些她观察已久、心性最为沉静质朴、对土地抱有深厚感情的几位核心教习与资深老农。

在试验田旁那棵老槐树下,赵小满将这本小册子郑重地交给了他们。

“此乃我多年体悟,关于如何与土地、与种子沟通的一些粗浅法门。”她的声音平和,“或许无法立竿见影,但若能潜心修习,或可助诸位更深入地理解农事本质,于选种、肥田、乃至应对天时,皆有所裨益。”

教习和老农们恭敬地接过,初时还有些疑惑,但随着翻阅,他们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继而露出震撼与深思的神情。里面记载的方法,与他们世代相传的经验隐隐契合,却又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直指核心。

“这……这简直是直指农道本源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习激动得胡须颤抖。

赵小满微微摇头:“本源无穷,此仅为入门引路。望诸位先行研习体会,若觉可行,再循序渐进,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引导学子。”

她播下的,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颗“唤醒感知”的种子。

薪火,已开始传递。

这系统化的初级感知法门,虽远不及她“大地之心”的威能,却可能在未来,孕育出千千万万个更加懂得倾听土地、善于与自然合作的优秀农人。这,或许才是她对这片生养她的土地,所能做出的最深远、最根本的贡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