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四合院:从厨艺精进些许开始 > 第171章 嘿!这可不正是和尚头顶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吗?!

第171章 嘿!这可不正是和尚头顶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吗?!(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第二天,六点四十二分,准时起床。

洗漱,吃饭,提取物资。

何雨柱推着自行车出门时,

稀罕的是四合院里那些老邻居——阎埠贵居然在院当间儿支了个小桌,把他那台宝贝收音机音量开到最大,正放着激昂的进行曲。

见何雨柱推车出来,他破天荒地招呼:“傻柱,来听!广播里全是好消息!”

道德天尊破天荒地在院里撒了一把水果糖,惹得孩子们疯抢。阎埠贵也跟着过去抢了几个回来。

出了门,整个四九城都变了样。

胡同口卖豆浆的李大爷,今儿破天荒地往每个碗里多舀了半勺糖。

几个半大孩子举着纸糊的小红旗,嗷嗷叫着从他车边跑过,差点撞翻了修鞋摊子。

连街道办王主任都站在居委会门口,给过往行人发水果糖,见着何雨柱,硬是往他车筐里塞了两把:“何工!吃糖!大喜的日子!”

他蹬车往友谊宾馆去,一路上尽是热闹景象。

公共汽车里挤得满满当当,车窗里都伸出一面面挥舞的小红旗。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整个人探出车窗,脆生生地朝着街边喊:“我们成功了!成功了!成功了!”引得街边人群一阵欢呼。

就连平时为几分钱菜价能吵半天的街坊大妈,今儿个见面也格外和气,脸上笑呵呵的,互相道着大喜事。

这股子劲儿,也毫无保留地灌进了培训班的课堂。

大礼堂里座无虚席。

他走上讲台时,底下静得能听见粉笔落灰的声音。

可当他开始讲解培养箱的温度场分布时,台下顿时响起一片沙沙的笔记声——有个西北来的老工程师,居然带着两个笔记本,一本写满了,正在第二本上奋笔疾书。

休息铃响了,呼啦一下围上讲台,问题一个接一个,比往常尖锐,也更有见地。

“何工,您昨天提到的红旗-柱式仪在极端压力下的信号稳定性,是不是借鉴了这次核爆数据采集的某些抗干扰思路?”

“老何,如果我们要把这种高精度恒温控制微型化,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材料瓶颈怎么突破?”

何雨柱心里感叹:这炸响的,炸掉的不仅是某些国家的讹诈,更是炸开了咱们自己人脑子里那层我不行的天花板。

这股心气儿,比任何技术资料都金贵。

培训间歇,何雨柱给宋老的搪瓷缸里续上热水。

宋老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

“柱子,看到了吧?”宋老努努嘴,示意那群还在激烈讨论的学员,“这就是争气弹的威力。它一响,咱们搞技术的腰杆子,也跟着硬了一大截。”

何雨柱点头:“是啊,宋老。大伙儿这劲头,看着就提气。”

宋老话锋一转,压低声音:

“说正事。部里初步的反馈回来了,对你们搞出来的多因子营养基评价很高。尤其是普适性这一点,受到了重点表扬。”

他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能用最简单的工艺、最廉价的原料,实现相对稳定的产出,这对于大规模推广意义重大。

柱子,你这厨子的路子,野是野了点,但确实摸到了门道,解决了大问题!”

但没等他那点得意冒头,宋老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但是,柱子啊,表扬归表扬,咱们自己心里得有杆秤。”

“这东西,好,好在广谱,像大锅菜,能管饱,营养也均衡。

可咱们下一步要攻关的很多尖端项目,需要的不是大锅菜,是病号饭,是特需灶!”

他用手比划着:“精度!我们现在迫切需要更高的精度!

比如,我们需要能够极其精准地控制某一种特定微生物的代谢路径,让它像最听话的士兵一样,只生产我们需要的特定产物,杂质越少越好。

你们现在的多因子调控,还显得有点……粗放,像大火爆炒,味道足了,但火候的精细控制,还差得远。”

何雨柱听着宋老的描述,心里直接乐出声来!

“嘿!这可不正是和尚头顶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吗?!”

他心里那个乐啊,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舒坦劲儿。

宋老描述的敏锐感知设备,这跟他正在偷偷鼓捣的pH电极和溶解氧电极,不就是一回事吗?!

宋老需要的是能尝出汤里每一丝酸咸变化的舌头,能闻出火候里每一分氧气多少的鼻子。

而何雨柱,正在做的就是这舌头和鼻子!

刚才那点被更高要求带来的压力,瞬间转化成了兴奋和底气。

他强压住差点翘起来的嘴角,脸上反而装出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顺着宋老的话茬,回应道:

“宋老,您这话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这就像炒一盘绝顶的开水白菜,光有好汤底不行,还得有能尝出毫厘之差的老饕舌头,和能看透汤清如水的火眼金睛。”

“不瞒您说,您提的这精准感知的难题,我这儿……最近也正琢磨着呢。”

他话说得留了三分,没把底牌全亮出来。

宋老果然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哦?柱子,你也在搞这个方向?有什么思路?”

他知道何雨柱路子野,经常有些出人意料的想法。

何雨柱嘿嘿一乐:“思路嘛,倒是有那么一点。不过宋老,这好舌头和好鼻子,得用好材料才能长出来。

我现在啊,就跟等米下锅的巧媳妇儿似的,正等着几样关键的食材到位。”

宋老是何等精明的人,一听,眼睛顿时一亮,似乎猜到了几分。

他不仅没失望,反而更加兴奋。

这说明何雨柱不是空想,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物料准备阶段!

“好!好啊!”宋老抚掌,“柱子,我就知道你没闲着!需要什么物料,列个单子给我!部里和几个特殊材料研究所我还是有几分薄面的,我帮你催!特事特办!”

“不用不用!宋老,您千万别为这事儿费心!”

何雨柱连忙摆手,脸上露出一种这事儿已搞定的从容笑容,

“材料这块儿,我已经托了点儿私人关系,嗯,私人的,基本算是有着落了。应该……快到位了。”

宋老是何等人物,一听私人关系,再联想到何雨柱和娄家的交往,以及娄家过去的人脉网络,立刻心领神会。

他先是一愣,随即用手指虚点了点何雨柱,脸上绽开一个又惊又喜的笑容,声音里充满了赞赏:

“好小子!真有你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句话,你算是活学活用,吃到精髓了!哈哈哈哈哈!”

笑过之后,宋老立刻追问:“柱子,跟我交个底,如果材料顺利,你这宝贝舌头和神级鼻子,大概什么时候能长出来?”

何雨柱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娄父那边的效率和自己组装调试的时间,给出了一个让宋老猝不及防的答案:

“嗯……要是材料凑手,我加班加点捣鼓的话……”

他略一沉吟,抬起头,“估计,等咱们这期培训结束的时候,应该能拿出个像样的样品,给您瞧瞧。”

“什么?!”宋老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难以置信的神情。

培训结束?这才刚开课没多久!满打满算也就个把月的时间!

在他以往的认知和经验里,这种精密传感器的研发,哪个不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

光是材料论证、方案设计、反复试验,就得耗费无数时日。

何雨柱竟然说……个把月就能出样品?

宋老没有大声惊呼,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