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四合院:从厨艺精进些许开始 > 第174章 我要是收了,回头就得去部里喝茶 登记 备案!

第174章 我要是收了,回头就得去部里喝茶 登记 备案!(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宋老未等何雨柱讲完,一把拉住他的手,“走,回办公室,详聊!”

“你小子,哈哈。”

来到宋老办公室,也没有像往常一样递烟,说:“快把刚才你说再说一遍,刚才在外面人太多,没在听真切!”

何雨柱笑了笑,复述刚才的想法。

宋老没有立刻说话,他端起桌上的茶杯,却没有喝。

几息之后,他放下茶杯,目光看向何雨柱:

“好小子!”

他微微摇头,仿佛在消化这个提议带来的巨大冲击波,又像是感叹造化的神奇:

“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紧接着,他声音高了一些:

“你这办的哪是简报?”

他顿了顿,

“你这是给全国的技术脉络——搭桥铺路啊!”

“柱子啊……你这个想法,了不得。”

他站起身,不紧不慢地踱到窗前,背着手望向窗外。

“咱们搞技术推广,最难的不是教会一个人,而是让千千万万个人都能互相学习。”

宋老转过身,“你这个《简报》,是在给全国的技术人员织一张网啊。”

宋老,声音里带着一丝痛惜:

“我们天天喊技术交流……”

“可

随即,他的语气一转:

“你这一招,是把死水变成活水!”

“让技术像血液一样——自己流起来!”

最后,宋老总结道:

“格局!”

“柱子,你这就叫格局!”

说完,宋老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规划接下来如何做:

“具体说说,这简报……你打算怎么个搭桥铺路法?从哪入手?需要哪些支持?一个字,一个环节,都给我捋清楚。这事,得抓紧办,更要办扎实!”

何雨柱看着宋老激动又沉思的样子,笑了笑:

“宋老,您别把事情想复杂了。这事儿其实简单得很。

我们只需要以部里或者培训班的名义,发个通知出去,号召各厂所把自家验证过的好点子、土办法、小革新,写成几百字的短稿寄到一个固定的编辑部。嗯……前期可以先发到我这儿。”

他顿了顿:“到时候成本顶多就是些邮寄费用,印点油墨纸张,再雇一两个专人整理编撰,多不到哪里去。”

稳重一生的宋老,听到这儿也难免震撼:“你……你说什么?!就这点邮费纸张钱?!”

“这成本……这成本低到可怕啊柱子!”

随即,他说,“可是这法子能起到的作用,这培养人才、提炼方法、交流经验的效用,它……它简直是要大到天上去了啊!”

宋老在狭小的办公室里踱了两步:“好啊!太好了!柱子,你这个想法,简直……简直是神来之笔!

神来之笔啊!

你想过没有,就这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简报,将来得催生出多少实用的好方法?能挖掘、培养出多少埋没在基层的人才?!”

说完这话,他仿佛想起了什么,声音也低沉起来,“柱子啊,你要知道国家现在为了从国外召回那些顶尖的专家人才,花费了多少外汇,费了多少周折?为什么?

不就是因为外面的人想回来报效祖国,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门路,或者回来后面临重重困难吗?

我们内部,又有多少有本事的同志被埋没在车间里、小厂里,他们的好经验、好想法出不了厂门,白白浪费!

你这简报,就是在自家院子里搭桥铺路,让金子自己发光,让人才自己冒出来!这比你花大价钱去外面请人,意义深远多了!”

宋老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简报发行后生机勃勃、人才涌现,各地因为方法创新发喜报的景象。

何雨柱看了看时间,马上到上课的点了。

和宋老说了声要去上课。

宋老神秘一笑,“去吧,去吧。下午下了课,记得来办公室,我给你个惊喜!嘿嘿!”

何雨柱笑了笑,去上课,估计是上次说的红旗技术革新贡献奖,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结果了。

……

下午下了课。

推开宋老办公室门,就看到宋老站在门口,背着手,脸上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神情——震惊、狂喜、难以置信。

何雨柱心中了然,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弯。

宋老看到何雨柱进来,将一份文件放到桌上。

立即,刚才还压抑在内心的情绪爆发出来,“好小子!你……你鼓捣的那个‘红旗技术革新贡献奖’的章程细则……”

“批了!部委特急流程,从上会讨论到最终批复,这才几天,效率快的惊人!”

何雨柱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惊讶,“哦?这么快?宋老,您这推动力真是雷厉风行。”

“快?雷厉风行?”宋老打断何雨柱,“柱子!你根本不知道这快字背后是什么!那简直是……是惊涛拍岸,是风暴中心!”

他的语速极快复述过程:

“我把你的章程,连同这几天培训班里冒出来的几个绝妙案例——

刘建民那小子搞的间歇强光刺激法、孙振声那边深化应用的何氏醒醅诀报告、赵铁柱那大胆的补料尝试数据,还有你自己那个气压补偿阀的设计思路,一股脑儿塞进加急文件袋,报了上去!”

“你猜上面什么反应?!部里那几个相关的司局,直接就炸了锅!拍桌子瞪眼睛,唾沫星子横飞,吵得房顶都快掀了!

有人说这步子迈得太大太急,容易扯着蛋!有人说时机不对,现在刚放了大炮仗,资源要集中到高精尖!

更有人指着鼻子说,这章程是异想天开,是鼓励个人英雄主义,不符合集体攻关的原则!就差没给你扣帽子了!”

“吵!吵了大半天,僵在那儿了!谁也说服不了谁!”

宋老的声音多了些兴奋,“最后,是主管我们这摊子、你见过的那位老首长!他老人家,一直没说话,就听着。

等吵得差不多了,他拿起你那份章程,就这么啪!地一声,重重地拍在会议桌上!那声音,震得整个会场都静了!”

宋老模仿着老首长的动作和语气:

“吵什么吵?!我看这份章程写得好!红旗这个名字更好!大炮仗是惊天动地的伟业,可我们工业战线上这千千万万个小改小革,汇聚起来,就是改天换地的洪流!

它解决的是我们生产一线实实在在的卡脖子问题!什么叫异想天开?

没有何雨柱同志的异想天开,能有红旗-柱式联控仪吗?!

没有这些一线同志敢想敢干的异想天开,我们能有今天的局面吗?!

我看,这个奖设得正当其时!就是要旗帜鲜明地鼓励这种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真本事的、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

我看不必再议了,按程序,特事特办,立刻过会!名字就用红旗技术革新贡献奖,细则就按何雨柱同志拟的这个框架完善细化,尽快下发!”

宋老一口气说完,他扶着桌子,微微喘气,眼神复杂地看着何雨柱,有震撼,有感慨,更有一种你小子真行的叹服:

“柱子啊……你是没看见当时那场面。老首长这一锤定音,那几个刚才还跳得高的,脸都绿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