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四合院:从厨艺精进些许开始 > 第181章 涮羊肉【这一章 写的好开心!!!】

第181章 涮羊肉【这一章 写的好开心!!!】(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何雨柱被众人架着,被按在了宋老右手边的那个位置上——那是席间仅次于主位的尊位。

他坐下时还摇头苦笑:“诸位,这……这不合规矩,论资历,我该敬陪末座才对。”

“什么资历不资历的!”宋老哈哈一笑,亲自把一副碗筷挪到何雨柱面前,

“咱们今天不论那个,就论功劳,论本事!柱子,这个位置,你坐得,也当得起!”这话一锤定音。

何雨柱落座后:“行,我坐。但说好——,这位置不是论资排辈排出来的,是拿三线屏蔽接地法和弱碱冲洗的活儿换的。

下次谁手稿写得比我细,锅子归他掌勺!”

宋老笑着说:“瞧见没?真本事的人,座次是大家抬出来的,不是自己争的。”

谈笑间,其余人这才按照年资、亲疏,说说笑笑地依次落座。

就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座次安排,何雨柱在这群人中的地位,已在不言中被抬到了一个众人心服口服的高度。

待众人坐定,炭火铜锅里的清汤开始咕嘟咕嘟滚起白气。

接着,两盘红白相间的羊肉片端了上来,切得薄如蝉翼,在青花瓷盘里码得整整齐齐。

来自上海的沈弘毅好奇地问:“何工,这羊肉要怎么吃才最地道?”

何雨柱笑着示范起来,夹起一片羊肉在滚汤里轻轻一涮,肉片瞬间变色卷曲:

“瞧见没?这就叫七上八下,涮个十来秒就够。要是涮老了,可就辜负了这苏尼特羊的鲜嫩了。”

他又指了指桌上的调料:“地道的吃法是蘸这麻酱调料,韭菜花、酱豆腐都按自己口味加。不过要是吃不惯,这儿也有酱油、辣椒油。”

这时,来自山西的老陈已经往自己碗里舀了一大勺醋,笑道:“我们那儿吃羊肉就爱蘸点醋,去腥提鲜。”

“各随其便,各随其便!”何雨柱爽朗一笑,“美食之道,适口者珍。就像咱们搞技术,也得因地制宜不是?”

正说着,他又往锅里下了几片羊尾油,汤底顿时更显醇厚。

这时,坐在稍远处的王铁军隔着蒸腾的雾气探过身来:

“何工,您给说说,那生物膜,现在到底卡在哪儿了?”

何雨柱不慌不忙,夹起一片嫩黄的毛肚,在滚汤里精准地三起三落,随即捞起,举起来给众人看:

“看见没?这就叫火候。多一秒就老,少一秒就生——咱们要搞的酶膜反应器,比这毛肚还娇气!

碳浓度监测要是差之毫厘,整个反应体系立马完蛋。”

他筷子在铜锅边当地一敲:

“同志们记住喽!搞技术,就得有这股子实在劲儿——别学易中海整天算计那三瓜俩枣的粮票,要学就学这口铜锅!”

他手指敲在锅沿上,“火候要足,料要实在,该沸腾时绝不温吞!今天我请这顿饭,明天你们拿奖状,后天全行业跟着进步——这才叫真正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说得好!”王铁军心头翻腾——这火候足、料实在哪是涮羊肉的道理?分明是技术人用真功夫省外汇、救项目的脊梁!

他热血上涌,脱口喊道:“何工这话在理!咱们搞技术就得有这个劲儿!”

来自山西的老陈暗忖:何工说的全行业进步,是给咱穷苦人铺的活路!

“好啊!真好!……何工这话,说到咱心坎里去了!”

“就是这个理儿!”沈弘毅暗自发誓:明日就整理酶膜数据。“咱们现在条件好了,更该甩开膀子干!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几个年轻技术员已激动地交头接耳:何工把系统稳态揉进老汤比方,把菌种驯化讲成养蜂秘诀,连涮毛肚的火候都藏着参数真理!一个蓉都学员想起家乡药厂因溶氧问题停产的窘迫,暗想:

下月去西北装联控仪,定要让牧民喝上新药;另一个华北青年攥紧筷子,记起何氏醒醅诀救活的次级代谢产物实验——这沸腾二字,就是技术人该有的血性!

“听见没?何工这话,咱们可得记在心里!”

“没错,以后加班都带劲儿!”

宋老眼里满是欣慰。他心底清楚:小何这顿饭,吃的是志气,攒的是太平年景!他缓缓举起酒杯,声音洪亮而坚定:

“柱子这话,说到根子上了!咱们这代人,就是要给后人蹚出一条路来。来,为了咱们的超级舌头,更为了咱们的新生活——干杯!”

“干杯!”

“为了新生活!”

十几个酒杯碰在一起,清脆的响声在温暖的屋子里回荡。

散席时已是月上中天。何雨柱抢到柜台前,老张递来账单:“一共八十七块三,粮票五斤。”

何雨柱数出九张大团结推过去:“张叔,您给我包两罐自晒的辣椒面——下回我来,教您用发酵法提鲜,保准让您这麻酱味儿再上一个台阶!”

老张笑得见牙不见眼:“就等您这句话嘞!”

出了店门,夜风带着深秋的凉意。

宋老把呢子大衣裹紧些,拍拍何雨柱的肩:“柱子,装得挺像,其实早盘算好要请客了吧?”

何雨柱从兜里摸出烟盒,就着胡同口昏黄的路灯点燃一支,吐出烟雾,笑着说:

“宋老,这叫战术性装逼。技术人不显摆本事,跟火锅不冒热气有啥区别?”他吐出一缕青烟,声音轻了下来:

“再说了,国家在搞建设,咱们这些搞技术的,不就是该在各自岗位上添把柴么。”

宋老说:“你先走吧,我再和他们几个聊上几句。”

何雨柱摆摆手和宋老道别。

何雨柱的身影消失在胡同口的夜色里,剩下的一行人聊起天来。

“何工这一走,心里头还真有点空落落的。”王铁军咂咂嘴。

沈弘毅推了推眼镜:“培训班眼看就要结束了,咱们能遇到何工这样的老师,是运气,更是福气。

他那本手稿,还有他肚子里的那些真本事,救了咱们的项目,更救了咱们的思路。就这么散了,总觉得……缺点什么,对不起何工这番心血。”

他这话说到了大家心坎里。

来自山西的老陈用力点头:“是这么个理儿!何工对咱们,那是掏心窝子!咱不能吃干抹净就当没事人了,得表示表示!”

“表示?怎么表示?”一个年轻技术员眼睛一亮,“何工啥都不缺,技术、名声、待遇,人家样样都有!”

“正因为何工不在乎这些,咱们才更得做!”王铁军说,“我想着,咱们能不能联名给部里写封表扬信?

不是走形式那种,就把何工怎么教咱们,怎么解决难题,怎么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毫无保留地拿出来,原原本本地写上去!

让上级领导都知道,咱们轻工系统,有柱子这么一号人物!”

“这个好!”立刻有人附和,“咱们全体学员,有一个算一个,都签名!把咱们厂子的名头也都署上!”

沈弘毅却想得更深一步,他沉吟道:

“信要写。但我觉得,还有一件事更重要,也更实在。何工讲课的那些内容,深入浅出,全是干货。尤其是他那套理论,用在酱油厂能突破瓶颈,用在别的行业呢?

化工厂、药厂、食品厂……我看都能用上!咱们能不能一起努把力,把何工的讲义、笔记,还有咱们在实践中验证过的案例,

系统地整理出来,形成一份详尽的技术资料,甚至……争取能印成一本内部发行的技术手册?”

这话一出,众人眼前都是一亮。这不只是一份谢礼,更是将何雨的智慧结晶播撒到更广阔天地的壮举!

“对!写成书!让更多技术员能学到何工的本事!”

“副标题就写根据何雨柱同志讲座整理!”

“咱们分工,一人负责整理一章,最后请宋老和部里专家把关!”

气氛再次热烈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补充着细节。

“还有还有,”老陈也憋出了个主意,“何工不是爱吃这口涮肉吗?咱们临走前,凑点肉票和份子钱,再请何工来这儿实实在在地吃一顿!不聊技术,就纯吃饭!”

“好家伙,老陈你这主意实在!”王铁军哈哈大笑,“不过我看,何工肯定又不让咱们掏钱。”

宋老一直含笑听着,此刻终于开口:

“我看啊,你们这几个主意,都好!信,要写,要写得情真意切,把柱子的贡献和他的格局,都写透!

书,更要编,这是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大事,部里我来协调支持!

饭,也要吃,我老宋来做这个东,柱子他推辞不了!”

他总结道:“咱们就给他来个三管齐下!让柱子知道,他播下的种子,已经在咱们这些人心里,在全国各地的厂矿里,生根发芽了!

这份礼,才配得上他何雨柱!”

“对!三管齐下!”众人异口同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