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菜场无名尸:旧粮票藏破局关键(2 / 2)
“对!李秀兰当年有个专属粮票本,私章刻的是她名字,就带个‘李’字,”老厂长点头,“王建军当年欠了李秀兰不少粮票,那时候粮票金贵,李秀兰催了好几次,王建军一直拖着不还,后来李秀兰辞职,这事就不了了之了,没想到她会出事。”
赵伟这时调取户籍信息回来:“林队,城郊确实有李秀兰的户籍记录,六十岁,无儿无女,独居乡下,半个月前进城,之后就没了踪迹,大概率就是死者。王建军的住址也找到了,就在片区最东边的平房。”
林砚立刻带队赶往王建军家,房门虚掩着,推开门就见王建军坐在炕沿上抽烟,地上散落着多个烟蒂,蓝色工装搭在椅子上,袖口沾着的灰色纤维与死者身上的一致。见警察进来,王建军脸色瞬间煞白,手里的烟掉在地上。
“王建军,认识李秀兰吗?”林砚盯着他的眼睛,语气严肃,“昨晚凌晨前后,你在哪里?”
“认……认识,老同事而已,”王建军支支吾吾,眼神躲闪,“昨晚我一直在家里睡觉,没出去过。”
“没出去过?”苏晓拿出物证袋里的粮票,“这张城郊粮站的粮票,是李秀兰的吧?上面有她的私章,我们在她身上找到的。还有你身上的工装纤维,跟她袖口残留的纤维完全吻合,菜市场商贩亲眼看见你昨晚跟她争执,你怎么解释?”
王建军浑身发抖,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林砚又拿出砒霜检测报告:“李秀兰是药物中毒身亡,毒源来自储物间的搪瓷碗,碗上虽然没你的指纹,但你工装口袋里残留的褐色液体痕迹,跟碗底残留的成分一致,你还想抵赖?”
证据确凿,王建军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瘫坐在炕上,痛哭着交代了作案经过。原来,十年前他欠了李秀兰五十斤粮票,一直没还,李秀兰辞职后回了乡下,这事就搁置了。半个月前李秀兰进城办事,偶然遇到王建军,就催他还粮票对应的钱款(当时粮票已可折算现金)。
王建军这些年日子过得拮据,根本拿不出钱,又怕李秀兰到处说他欠钱不还,丢了脸面,就起了杀心。他假意答应还钱,约李秀兰昨晚到菜市场储物间见面,提前在搪瓷碗里的水里加了砒霜,谎称碗里是茶水,诱骗李秀兰喝下。等李秀兰中毒身亡后,他盖了麻袋就仓皇逃离,没想到半张粮票和工装纤维暴露了行踪。
“我就是一时糊涂,她天天催债,我实在没办法才这么做的……”王建军悔恨不已,可再多的忏悔也换不回逝去的生命。
林砚让赵伟将王建军带回警局,自己则联系了李秀兰乡下的亲戚,告知噩耗。亲戚赶来辨认尸体,确认死者就是李秀兰,想起她进城前说要去要回欠款,没想到竟遭此横祸,当场哭倒在地。
案件侦破时,夕阳已西斜,城南菜市场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商贩们看着警车离去,纷纷感叹警方办案神速。林砚坐在车里,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五味杂陈——一张旧粮票,一段陈年旧债,最终酿成悲剧,若当初双方能好好沟通,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
刚回到刑侦大队,传呼机就“滴滴”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出新的报案信息:“城郊废弃砖厂发现一具男尸,疑似他杀。”林砚收起传呼机,对苏晓和赵伟说:“歇口气,又有新任务了。”
警车再次发动,引擎声融入暮色,朝着城郊方向驶去。正义的脚步从不停歇,只要有罪恶存在,他们就会一往无前,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