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菜市场无名尸:旧粮票牵出陈年恩怨(2 / 2)
赵伟这时查到,城郊纺织厂1980年倒闭,当年的职工档案里,确实有陈兰的记录:陈兰,1955年出生,1976年入职纺织厂,1980年离职,丈夫叫李强,曾是纺织厂的仓库管理员,1979年因盗窃工厂棉布被开除,之后不知所踪。
“李强?”林砚眼睛一亮,笔记本里的“强”大概率就是他,陈兰最后一页记录的“他来了”,极有可能是李强回到南州找她,两人因旧怨起冲突,李强失手杀了陈兰。
“排查全市叫李强的人,重点找1979年从纺织厂离职、有盗窃前科的。”林砚下令,同时让苏晓比对笔记本和照片上的指纹,与粮票、饭盒上的指纹是否一致。
很快,苏晓传来消息:笔记本和照片上的指纹,与粮票、饭盒上的完全吻合,均为陈兰所有。赵伟也查到符合条件的李强,现年42岁,南州本地人,1979年离职后曾因盗窃入狱三年,出狱后在城郊开了一家小五金店,独居无子女。
林砚立刻带队赶往五金店,店门紧闭,敲门无人应答,透过窗户往里看,屋内杂乱,墙角堆着不少绳索和木板。林砚让人撬开门锁,进屋后,在货架下方找到一卷尼龙绳,绳子质地细软,与苏晓推测的凶器特征相符,货架上还散落着少量木屑,与陈兰指甲缝里的木屑成分一致。
“提取绳索上的指纹和纤维,尽快比对。”林砚吩咐道,同时让人排查李强的行踪,得知他昨天傍晚开车离开了南州,往邻市方向去了。
林砚带队连夜追击,在邻市高速路口将李强截获。李强见到警察,脸色瞬间惨白,眼神躲闪,试图狡辩自己只是出门进货,却不敢直视林砚的目光。
回到刑侦大队,绳索上的指纹比对结果出来了,正是李强的,纤维成分也与陈兰衣物纤维匹配。面对铁证,李强心理防线崩溃,终于交代了作案经过。
原来,1979年,李强盗窃纺织厂棉布,是为了给生病的母亲筹医药费,当时陈兰是他的未婚妻,知道此事后,虽没告发,但两人因此产生隔阂,李强离职入狱后,陈兰便与他断了联系。
出狱后,李强开了五金店,日子渐渐好转,半年前偶然遇到陈兰,得知她独居无依,生活困难,心里愧疚,便时常接济她。可陈兰总提起当年的事,说自己当年因他受了不少非议,耽误了终身,让他赔偿十万元。
李强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陈兰便威胁说要去警局告他当年盗窃时还有同伙,牵连他再次入狱。10月5日,李强找陈兰商量,希望她能宽限些时日,陈兰却不依不饶,争执间,李强一时冲动,用尼龙绳勒住了陈兰的脖子,直到她没了呼吸。
之后,李强用麻袋裹住尸体,运到菜市场废弃仓库丢弃,慌乱中落下了陈兰随身携带的粮票和饭盒,本以为能瞒天过海,没想到还是被警方抓获。
“我对不起她,当年是我错了,后来想弥补,却没想到酿成大错。”李强痛哭流涕,悔恨不已,但为时已晚。
案件侦破后,林砚让人联系陈兰的远房亲戚,处理她的后事。看着桌上的老粮票和照片,林砚心里五味杂陈,一段陈年恩怨,最终以悲剧收场,若是当年两人能好好沟通,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
这时,传呼机再次响起,新的报案信息传来:“城西老厂区发现可疑尸骨,疑似命案。”林砚收起传呼机,对苏晓和赵伟说:“走,出发。”警车驶离刑侦大队,朝着城西方向疾驰,守护正义的脚步,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