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菜市场无名尸:咸菜坛藏着身份线索(1 / 2)
1991年深秋,南州降温骤快,清晨的城南菜市场刚开市,就被一声尖叫打破热闹。林砚带着苏晓、赵伟赶到时,警戒线已围起大半摊位,商贩和买菜的居民挤在外侧议论纷纷,空气中飘着蔬果清香与隐约的腐味。
报案人是卖咸菜的张婶,她蹲在摊位旁脸色惨白,指着身后的储物间:“我今早开门整理咸菜坛,挪最里面那个旧坛子时,摸到坛子里硬邦邦的,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个人头!吓得我当场就喊了人。”
林砚安抚好张婶情绪,戴上手套走进狭小的储物间。储物间堆满咸菜坛、塑料筐,角落一个半人高的陶土旧坛敞开着,坛口沾着褐色污渍,坛内浸泡着一具蜷缩的女尸,尸体已出现轻度腐败,面部肿胀难辨,身上裹着一块灰色粗布。
“初步判断死亡时间3-5天,尸体被强行蜷缩装入坛中,颈部有勒痕,窒息死亡后抛尸至此。”苏晓蹲在坛边勘查,指尖划过坛口污渍,“坛口有麻绳摩擦痕迹,凶手大概率是用麻绳捆绑尸体后塞进坛子,污渍是咸菜汁与尸体腐败液混合而成。”
林砚环顾储物间,地面散落着几片干枯菜叶,墙角有一串浅浅的泥脚印,鞋印纹路呈波浪形,像是胶底布鞋留下的。“张婶,这个旧坛子平时用来装什么?多久没动过了?”他问道。
“装了两年多咸菜,上个月吃完就空着放角落了,我记性差,一直没收拾。”张婶回忆道,“储物间没锁,平时商贩们都能随便进,谁都能往这儿放东西。”
赵伟这时从市场管理处回来:“林队,菜市场没有登记商贩之外的人员进出记录,周边监控还没普及,没法调取画面;商贩们说最近没见过陌生可疑人员,也没人注意谁动过张婶的咸菜坛。”
林砚让苏晓提取坛口麻绳痕迹、尸体衣物纤维及地面泥脚印,自己则翻看尸体身上的粗布。粗布质地粗糙,边缘有磨损,上面沾着少量白色粉末,凑近闻有淡淡的石灰味。“这布不像日常衣物,倒像是工地用的防尘布。”林砚捏着布角思索,“白色粉末可能是石灰,结合泥脚印,凶手或许是周边工地人员。”
回到刑侦实验室,检测结果很快出来:白色粉末确为建筑石灰,粗布纤维是工地防尘服常用材质;泥脚印尺寸37码,鞋底磨损严重,推测凶手经常走粗糙路面;尸体指甲缝里提取到少量水泥碎屑,进一步印证凶手与工地相关。
“城南菜市场周边有三个在建工地,分别是惠民小区、纺织厂扩建项目和城郊仓库翻新工程,排查范围不算小。”赵伟摊开地图,“要不要按工地划分片区,逐一排查37码鞋码、近期有缺勤的工人?”
“先缩小范围,”林砚指着检测报告,“尸体身上的粗布有个特殊标记,边角缝着半块蓝色补丁,补丁布料是老式工装布,三个工地里只有纺织厂扩建项目有老员工穿这种老式工装。”
次日一早,三人赶往纺织厂扩建工地。工地临时宿舍杂乱不堪,工人大多外出施工,负责人拿着员工名单赶来:“我们工地有56名工人,37码鞋码的有8人,近期缺勤的只有两人,一个叫孙强,一个叫刘梅,都是杂工。”
“刘梅是女性?”苏晓追问,“她的鞋码和作案脚印吻合吗?”
“吻合,而且她半个月前跟工友吵过架,情绪一直不好,三天前突然请假说回老家,至今没回。”负责人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