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古里漩涡:香料、信仰与生存(2 / 2)
码头的劳工们也分成了不同的阵营。一部分长期依附于葡萄牙商馆的劳工,对靖朝人心存抵触;而更多渴望获得工作的本地穷人,则挤在靖朝商站的招工处前,希望能得到那份比给葡萄牙人干活更公平、报酬也更稳定的工作。
阿米尔偶尔也会来码头,看看有没有零散的货运机会。他曾亲眼看到,一个试图同时为两边干活的劳工,被葡萄牙工头发现后,当众鞭打驱逐。他也看到,一个在“广源隆”做事的本地小伙计,因为手脚麻利被提拔,穿上了干净的棉布衣服,脸上洋溢着自豪。
生存的欲望,在这里压倒了许多固有的偏见和恐惧。码头上每天都在上演着忠诚与背叛、机遇与风险的故事。阿米尔意识到,这片海滩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贸易场所,它变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做出自己的选择。
商站内,周管事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看着桌上堆积的文书。他不仅要处理繁重的商务,还要应对错综复杂的地方关系。
本地扎莫林的官员刚刚来过,隐晦地提出希望增加“贡礼”份额,并抱怨靖朝商站的繁荣导致港口其他税收减少。周管事不得不与之周旋,既要维持良好的关系,又不能任由其勒索。
更棘手的是信仰问题。阿訇和祭司派来的代表联袂而至,措辞严厉地质问传习所教授的内容是否“亵渎”了本地神灵,并要求他约束商站人员,不得在公开场合评论本地宗教信仰。周管事耐心解释“尊重信仰,传播仁德”的立场,但对方显然并不完全相信。
而来自葡萄牙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眼线回报,葡萄牙人正在加紧拉拢北方的维贾亚纳加尔帝国,并可能策划一次针对商站的突袭。周管事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加强防御,同时还要设法分化瓦解葡萄牙人可能建立的联盟。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香料街上熙攘的人流,以及远处海面上若隐若现的葡萄牙战舰。他知道,商站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依赖于强大的武力后盾和充足的资金,更依赖于能否在这片信仰交织、利益盘根错节的土地上,找到与本地社会共存的微妙平衡。这远比指挥一场海战要复杂和艰难得多。
夜幕降临,阿米尔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妻子告诉他,拉希德又偷偷跑去传习所了。阿米尔勃然大怒,正要发作,却看到儿子怯生生地递过来那包靖朝饴糖,以及一张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父亲安康”的纸条。
看着儿子那混合着恐惧与期盼的眼神,阿米尔举起的巴掌无力地落了下来。他尝了一颗饴糖,那陌生的甜味在口中化开,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是周管事带着一个随从,亲自登门了。周管事没有提生意,只是像老朋友一样,询问阿米尔一家的生活,谈起他远在泉州的家乡,谈起那里的人们如何靠着勤劳和改变,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阿米尔兄弟,”周管事诚恳地说,“规矩是人定的,也可以由人来适应和改变。我知道你的难处。我们商站最近需要一批符合要求的、小批量的特色香料,用于试销。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先拿一小部分货试试,我们会派专人指导你如何分拣包装。价格,保证比你卖给葡萄牙人公道。”
没有强迫,没有高高在上,只有平等的商议和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机会。
周管事离开后,阿米尔独自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久久不语。他望着桌上那张写着汉字的纸条,望着那包饴糖,又想起周管事的话,想起码头那些找到了新出路的劳工,想起儿子眼中对新知识的光芒……
坚守,意味着家族生意的消亡和固步自封。
改变,意味着拥抱未知,可能背离部分传统,但也可能抓住一线生机。
古里港这个巨大的漩涡,正裹挟着每一个人前行。阿米尔知道,他必须做出抉择了。为了生存,为了家族的未来,或许,那套来自东方的规则,并非完全不可接受。这个夜晚,香料街上一间普通的屋子里,一个微小的决定正在孕育,它如同投入漩涡的一颗石子,其涟漪,或许将影响到这片土地上更多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