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 > 第262章 残烬寻踪,日记藏秘启新途

第262章 残烬寻踪,日记藏秘启新途(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中午的时候,张师傅拄着拐杖来了。他看到那本绣技要录和传承印,激动得手都抖了,翻到要录的最后一页,指着上面的落款:这是沈玉珍先生的笔迹!她是民国年间最有名的苏绣艺人,听说抗战时为了保护绣娘工坊,一把火烧了自己的绣庄,后来就失踪了。他又看向那枚印章,传说沈先生有枚传家印,能辨真伪,溯根源,原来真的在咱们这儿!

姜芸突然想起灵泉空间里的那个小盒子,还有日记里灵泉源头在苏州绣娘祖祠的记载。她把空间里的异样告诉了张师傅,张师傅摸着胡须沉思了许久:老辈说灵泉是绣娘的匠心凝聚而成,沈先生当年烧了绣庄,说不定是把灵泉的主脉藏了起来。这西涧的分支,或许能找到主脉的线索。

下午,姜芸带着张强和林晓去了后山的西涧。溪水清澈见底,溪边的石头上还留着些人工凿刻的痕迹。张强蹲在溪边,突然指着一块凹进去的石头:姜姐你看,这石头的形状,和绣技要录里的地图标记一样!他伸手摸了摸石头凹处,突然摸到个凸起的小疙瘩,按下去之后,石头侧面竟然滑开一道缝隙,里面藏着个油纸包。

油纸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一群穿着蓝布衫的绣娘站在一座祠堂前,为首的女子穿着旗袍,手里捧着的盒子,正是姜芸怀里的檀木盒。照片背面写着:民国二十六年,护印人沈玉珍与绣娘同仁立此证。

沈先生果然是护印人。张师傅接到姜芸发来的照片,在电话里感慨道,苏州的绣娘祖祠抗战时被炸毁了,没想到她把线索留在这里。日记里说的三要素,匠心是你和绣娘们的手艺,传承是这印章和要录,还差一个...

姜芸看着溪水里自己的倒影,白发根部的红色淡了些,灵泉空间里的红色纹路似乎也随之浅了。她想起仓库失火时,绣娘们自发赶来救火,贫困村的乡亲送来桑蚕丝,扶贫办的人忙前忙后,心里突然有了答案。

回到合作社时,夕阳正落在废墟上,把断墙的影子拉得很长。年轻的绣娘正在整理抢救出来的绣线,老匠人在指导她们修补受损的绣绷,王桂香端着刚熬好的姜汤,挨个递给大家。张强站在仓库门口,手里拿着根木棍,认真地巡逻着,肩膀上的绷带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金光。

姜芸走进自己的房间,把檀木盒、绣技要录和母亲的红绸放在桌上。她打开灵泉空间,发现池边的红色纹路又淡了些,那个刻着民国绣娘工坊的盒子打开了条缝,里面透出微弱的蓝光。她伸手触碰盒子,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一群绣娘围着一座祠堂,为首的女子将一枚印章按在祠堂的匾额上,匾额上苏绣祖祠四个大字瞬间亮起金光。

这时,林晓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姜芸,玛利亚女士发来邮件,说国际非遗展邀请咱们参展,还让咱们准备一个关于非遗传承与守护的演讲。另外,警方说山崎的堂兄试图偷渡回国,已经被截获了。

姜芸关掉空间,拿起那枚传承印,印面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她走到门口,看着合作社里忙碌而温暖的身影,心里突然无比坚定。她知道,山崎的阴谋虽然被挫败了,但国际上的专利战还没开始,灵泉的主脉还没找到,沈玉珍先生的下落也还是个谜,但她不再害怕了。

张强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姜姐,这是我画的西涧周边地图,标着我小时候发现的几个山洞,说不定能找到灵泉主脉的线索。我想好了,以后我就负责合作社的安保,再跟着张师傅学绣技,再也不做那些糊涂事了。

姜芸接过地图,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标记,忍不住笑了。她抬头看向夕阳,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暖红色,像一幅铺开的苏绣画卷。远处的西涧传来潺潺的流水声,像是绣娘手中的丝线,正悄悄编织着新的故事。

她握紧手中的传承印,轻声说:好,咱们一起找。等仓库重建好了,咱们就去苏州,找苏绣祖祠的遗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咱们团结在一起,守住匠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窗外,夕阳渐渐落下,合作社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在夜色中连成一片温暖的光海。桌上的民国绣娘日记轻轻翻开,最后一页的全球绣娘联合图在灯光下渐渐清晰,图上的纹路和传承印的纹路完全重合,在纸页上缓缓流转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