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她连风都不收(1 / 2)
这三个字,仿佛蕴含着某种不容窥探的禁忌之力,让林墨的指尖微微一颤。
她耗费三年心血,踏遍苏烬宁生前所至的每一寸土地,采集百草灵息,以上古药王谷秘传的“药灵丝”为引,织就了这幅独一无二的《烬脉图》。
这图,记录的不是山川河流,而是苏烬宁自重生至归寂,其散逸于天地间的每一缕气机波动、每一次意志流转的轨迹。
图成之日,可引天地共鸣,让后世修行者不必寻觅虚无缥缈的神迹,只需感应此图,便能触及其道之一二。
这是她能为苏烬宁做的最后一件事——以最理性的方式,为那个最自由的灵魂,留下一个可以被传承的坐标。
子夜已至,药庐之内,万籁俱寂。
林墨点燃一炷以百种静心草药制成的“闻道香”,青烟袅袅,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安抚着室内躁动的气流。
她深吸一口气,将香头缓缓凑近那卷轴的火漆封印。
然而,火苗尚未触及图卷,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那紧紧卷缚的《烬脉图》竟“唰”地一声,无火自卷!
仿佛卷轴内部有一股强大的斥力,正疯狂地挣脱束缚。
紧接着,构成图卷的万千根药灵丝线,发出了绷紧到极致的“铮铮”哀鸣,随即寸寸断裂!
不过眨眼之间,那幅耗尽她三年心血的绝世图卷,就在她眼前化作一蓬纷乱的灰色絮状物,再也看不出半分原貌。
“不!”
林墨瞳孔骤缩,下意识伸手去抓,却只捞到一片虚无。
那些灰絮轻盈如烟,竟不落地,反而被一股无形的气流托举着,径直穿过洞开的窗户,飘向了漆黑的院落。
林墨想也未想,纵身追出。
院中,她看到了此生最为震撼的景象。
那些本该随风飘散的灰烬,竟完全无视了夜风的方向,逆风而上!
它们在半空中汇聚成一团,如同一只迷途的灵鸟,盘旋三匝,仿佛在对着这间药庐做最后的告别。
而后,灰烬猛然拔高,毫不迟疑地融入了夜空中一片低垂的云层。
一切重归寂静。
片刻之后,远方的山峦之间,悄然降下了蒙蒙细雨。
雨势不大,却带着一种异样的质感,雨滴落在屋檐瓦当,发出的不是“滴答”声,而是极轻极细的“簌簌”声,仿佛一声悠长的叹息,自九天而来,又归于尘土。
林墨仰着头,在院中伫立了良久,任凭那冰冷的雨丝打湿她的发梢与衣衫。
忽然,她感觉额间微微一凉。
一滴雨,不偏不倚,正落在她的眉心。
刹那间,一个清晰无比的念头,如同惊雷般在她脑中炸响:
“不是你不该记,是我已不必被记。”
她浑身一震,眼中的执拗与不甘瞬间褪去,化为一片澄澈的释然。
是啊,她要为她传道,可她的“道”,本就是无迹可寻、无名可状。
任何形式的记录,都是一种囚禁。
林墨缓缓转身,走回药庐。
她没有半分犹豫,将药箱中所有剩余的、珍贵无比的药灵丝尽数投入熊熊燃烧的药炉之中。
火光冲天,映照着她闭目而立的绝美侧脸,平静而肃穆。
自此以后,药王谷传人林墨,再未向任何人提过“传道”二字。
同一时间,北境边防。
蓝护卫一身玄甲,正巡视一处新设的哨站。
哨站之后,是一座早已破败的荒庙。
他记得,当年苏烬宁被错贬北地,便是在此庙中栖身。
当地守军的将领见他目光停留,连忙上前禀报:“统领,我等已备好梁木石料,欲将此庙修缮为‘宁台祠’,以感念……那位大人的恩泽。”
蓝护卫闻言,沉默地点了点头。为她立祠,似乎并无不妥。
他迈步入庙,亲自勘察。
庙宇不大,四处漏风,屋顶的横梁上结满了蛛网。
可他很快发现了异常——所有的蛛网都残破不全,仿佛织到一半便被强行中断。
他仔细观察了数十张网,竟寻不到一只蜘蛛能将自己的网彻底结成。
每一根新吐出的丝,都在半途诡异地断裂,断口齐整如剪。
他心中一凛,蹲下身,目光锐利地扫过地面的砖缝。
又一幕怪异的景象映入眼帘。
缝隙中的苔藓,其生长方向竟非朝着有水的阴暗处,而是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放射状,仿佛被地面中心一股无形的力量排斥着,拼命向外退避。
这整座破庙,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空气,都在本能地抗拒着任何形式的“固定”与“凝聚”。
它不愿成为一个中心。
当夜,蓝护卫召来那名将领,下达了一道让所有人费解的命令。
“撤走所有建材。”
“统领?”
“此地,不准立碑、不准铺石、不准伐树。”他的声音沙哑而坚定,不容置疑。
副将壮着胆子问:“为何?这……这岂非不敬?”
蓝护卫转过身,望向远处绵延至天际的、她曾走过的荒芜古道,许久,才缓缓吐出一句话:
“她走过的路,从不让人回头修。”
更南边,旧宫深处的一口废井旁。
阿阮正带领着新一代的“使徒”们来到这里。
井旁的石壁上,保留着苏烬宁当年唯一留下的、一个清晰的指纹手痕。
“准备拓印!”一名年轻的使徒难掩激动,小心翼翼地将墨纸铺上石壁,准备将这“圣迹”复制下来,作为传承的信物。
然而,他手中的墨刷刚刚举起,异变陡生!
深邃的井底,毫无征兆地卷起一股微风。
那风无比奇特,吹不动众人的衣角发梢,却仿佛一只贪婪的巨口,在瞬间将墨盘里的墨汁尽数吸干!
铺在石壁上的白纸,依旧空白如初。
“怎么回事!”
一名性烈的少年不信邪,咬破指尖,以血代墨,用力按在手痕之上,试图强行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