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 > 第282章 她连王朝都松了手

第282章 她连王朝都松了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她的指尖,轻轻划过那些星罗棋布的红点,最终停留在最偏远、最荒凉的几个州郡。

行囊早已备好,无需再多添一物。

她此行,不是为了悬壶济世,而是为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告别,去见证一个人的意志,如何化作山河的脉搏。

第一站,青州。

曾是十室九空的疫区,如今已是人烟鼎盛。

青州济世阁的分阁,矗立在城中最繁华的街口,门前却不见了往日排队登记的长龙。

林墨步入阁中,药香依旧,但一切都透着一股无声的诡异。

记录病患信息的案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贴着药方、不记名的药罐。

领取汤药的百姓,只需按症取药,喝完将空碗放回,甚至连那象征性的一文铜钱,都无人收取。

她拦住一位正在分发药材的年轻医者,沉声问:“济世阁的规矩,何时改的?”

那医者一愣,茫然地摇了摇头:“规矩?好像……好像一直是这样啊。”见林墨神色凝重,他努力回想,才不确定地补充道,“听老师傅说,大概是三年前一个雨夜吧,大家伙儿心里突然就觉得,该这样了。救人嘛,哪来那么多名目。”

心里觉得该这样。

林墨的心,被这六个字轻轻撞了一下。

她连访十城,从北地到江南,得到的答案惊人地一致。

所有济世阁分阁的变革,都始于某个雨夜。

当夜值守的医者,无一例外,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一位白衣女子,不言不语,只是静静站在药炉前,看了一夜的火,天明时便转身离去,背影融入了晨雾。

无人看清她的脸,却人人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

归途中,林墨路过一座破败的山村。

村口废弃的祠堂遗址上,几个孩童正在嬉戏打闹,追逐着一只蝴蝶。

那曾是供奉“烬宁娘娘”的地方,三年前香火鼎盛,如今却只剩断壁残垣,被青藤覆盖。

她驻足良久,风中传来孩童清脆的问答。

“喂,你们知道这里以前拜的是谁吗?”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问。

另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女童,从石缝里舀起一捧清泉喝下,脆生生地答:“不知道呀!阿娘说,不用知道,反正喝这里的水,就不会生病。”

林墨立于村口,望着那被岁月磨平的石基,终究没有下令重建祠堂。

她只是命随从在原址种下了一整排“忘忧柳”。

十年后,柳树成荫,垂下的万千丝绦在风中摇曳,如同一道绿色的屏障,守护着村庄的安宁。

再也无人知晓其由来,只知道在那片柳荫下歇脚,会忘却所有烦恼。

当林墨的马车碾过北境的冻土时,蓝护卫正立于风雪关的城楼之上。

他的手中,是一封来自兵部的密报:北境守军中,正流传一首无名军歌,曲调简单得近乎单调,却能让士兵在风雪之夜的警觉度凭空提升三倍,疲惫感大减。

他亲赴营地,正逢士兵操练结束,围着篝火取暖。

那歌声便在此时响起,雄浑而苍凉。

歌词只有三句,周而复始。

“风起时不闭眼,路断时不停步,黑夜里不等光。”

蓝护卫一把抓住身边哼唱的老兵,厉声问道:“此曲何来?”

老兵被他眼中的精光骇住,结结巴巴地答:“将军……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调子,打记事起就会唱了。”

祖上传下来?

蓝护卫连夜调阅军史,一卷卷尘封的竹简被翻开,直到他指尖触碰到一份记录苏烬宁被贬北境戍边的档案时,动作戛然而止。

档案附录中,一行小字记录着:彼时,随行兵士为抵御严寒,常于夜间哼唱无名小调,以振士气。

就是那一年!

当夜,蓝护卫召集全军,于风雪关外的空旷雪原上,亲自领唱。

一遍,歌声穿透风雪。

两遍,万众之声汇成洪流。

唱至第三遍时,异变陡生!

整片燕回山脉仿佛被这歌声唤醒,发出沉闷的共振。

远处的积雪如白色巨浪般簌簌滑落,发出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巨响。

雪崩过后,一条被冰雪掩埋了不知多少个朝代的古代驿道,竟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它蜿蜒曲折,绕开了所有最险峻的山崖,直通关内。

副将激动得语无伦次:“天佑大衍!统领,末将立刻组织人手,拓宽修缮此路!”

“不必。”蓝护卫抬手制止,声音平静得可怕,“传令下去,不拓不修,只在路口立一木牌。”

木牌上,他亲手刻下八个字:“此路由风踩出来。”

次日清晨,巡逻的士兵回报,那块木牌竟不翼而飞。

唯见一位牧羊人,正赶着大群的牛羊,沿着那条古老的驿道悠然前行,深深的蹄印,为后来者踏实了前路。

旧宫深处,聋令亭下的废井旁,阿阮正带领着新一代的使徒。

她要测试,在《共感始文》焚毁之后,“共感”的法门是否依然能被激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