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始皇的小公主在后世稿天幕直播 > 第348 章 众人对世运会的反应

第348 章 众人对世运会的反应(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幕下的历朝历代

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的盛况如同神迹,铺展在无数古人的眼前。

从秦砖汉瓦的宫阙,到唐风宋雨的街巷,再到明清深沉的府院,不同时空的人们,共同仰望着这场属于未来、却又深深植根于华夏文明的盛会。

起初,是难以言喻的寂静。

无论是耕作的农夫,还是巡城的兵士,无论是苦读的学子,还是深宫的嫔妃,当那充满活力的《缤纷之约》以街舞、轮滑、滑板等形式开场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茫然与惊愕。

动作如此奔放自由,节奏如此鲜明动感,这完全颠覆了他们对“乐舞”的认知。

然而,那蓬勃而出的青春朝气,那无拘无束的生命力量,却像一股暖流,冲撞着千百年来固有的审美壁垒。

渐渐地,惊愕化为了新奇,甚至有年轻人不自觉地跟着节奏微微晃动身体。

当篆体“成都”二字的焰火在夜空绽放,识文断字者,尤其是那些皓首穷经的大儒、博通古今的史官,无不心潮澎湃。

他们认得那古老的字体,那是文明的根脉!

以如此璀璨而现代的方式,昭告天下,宣告一座古城两千余年不改其名的历史厚重。

这一刻,文字超越了时空,成为了连接古今所有炎黄子孙最坚韧的纽带。

当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万国衣冠,旌旗招展。

看着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各国健儿,在憨态可掬的“蜀宝”、“锦仔”欢迎下,走过那融入蜀绣、漆艺等非遗工艺的芙蓉花引导牌时,历朝历代的天幕之下,爆发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哗然。

白皙肤色、深褐肌肤、乌黑发亮的各族面孔,穿着各具特色的服饰,举着五花八门的旗帜,却都带着同样灿烂的笑容,迈着同样自信的步伐,走在同一片场地之上。

这景象,对于习惯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观念的各朝古人而言,其冲击力不亚于一场思想上的地动山摇。

平民百姓大多目瞪口呆,指着天幕上那些金发碧眼或黝黑肤色的运动员,惊诧莫名:

“快看!那人头发竟是金色的!眼珠子像琉璃!”

“天爷!那人浑身漆黑如炭,莫非是昆仑奴?可神态怎如此自若?”

“怪哉!怪哉!世上竟有如此多奇人异貌!”

而帝王将相、文人谋士们,则在震惊之余,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有保守的老儒生痛心疾首:“华夷之辨,自古有之!如今竟让蛮夷与天朝上国同场竞技,成何体统!”

但很快就被身边年轻人反驳:“老先生没听嬴姑娘说吗?这是‘世运会’,全世界的运动会!后世种花家强盛,方能举办此等盛会,广纳万邦,方显我天朝气度!”

一些有识之士则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看那些异邦之人,虽貌异,然其队伍整齐,精神昂扬,其所举旗帜,所代表之国家,恐怕也非等闲。后世之世界,绝非我等所知之‘天下’了。”

更多的普通民众,在最初的惊讶过后,逐渐被运动员们脸上纯粹的快乐和体育精神所感染。

“管他黑的白的,瞧他们笑得挺开心嘛!”“运动无疆界,此话有理。”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历朝历代的普通百姓乃至士大夫而言,今夜所见,已非“奇观”二字足以形容。

那水中生火、水火交融的主火炬点燃方式,颠覆了他们对自然元素的认知。

街舞、轮滑、滑板等充满活力与个性的表演,冲击着他们对“礼乐”的传统理解。

而那绵延一公里多的绚烂焰火,尤其是最后那棵由火铸就、又化作白鸽飞向远方的珙桐树,更是让他们目眩神迷,心驰神荡。

“如此盛会,万国来朝,却不显刀兵之气,唯有欢乐祥和,此乃真正的大同之世乎?”饱读诗书的儒生们陷入沉思。

“那些姑娘小子,跳得真带劲!看着就高兴!”市井街巷中,更多人是单纯的欣赏与快乐。

尤其是蜀地百姓,看到李冰父子、诸葛亮等与本地渊源极深的先贤身影出现在后世,观看盛会,更生出无比的自豪与激动。

都江堰的福泽,武侯的遗风,竟能在数百年、上千年后,以如此方式被铭记和颂扬,怎能不让人热泪盈眶?

今夜,是科技的震撼,是文化的共鸣,是体育精神的感召,更是对一个前所未有之繁荣、自信、开放时代的集体窥见。

在巨大的“W”造型金色焰火绽开,夜空亮如白昼的刹那,天幕镜头不经意间捕捉到的观众席一隅,大明永乐皇帝朱棣,与他的徐皇后,正十指相扣,相视而笑。

那一笑,不同于面对臣工时的威仪,也不同于接受万民朝拜时的疏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