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曲终人未散(1 / 1)
望川渡的秋水裹着残阳,将乌篷船的影子拉得狭长。凌云鹤倚在码头的老槐树下,看着裴远蹲在岸边,用石子逗弄着游来游去的小鱼,腰间的玉骨扇随着动作轻晃,扇面上的墨竹在余晖里泛着浅淡的光。
“先生,你看这鱼,多自在。”裴远抬手招呼他,语气里满是少年人的轻快,“等过了渡,咱们去云雾山,听说那里的泉水能直接喝,山脚下还有卖野果的,想想都觉得好。”
凌云鹤缓步走过去,蹲在他身旁。水面映着两人的身影,还有远处连绵的青山,风一吹,影子便跟着水波轻轻晃动。“是啊,自在就好。”他轻声应着,目光却掠过水面,望向远方的天际——那里,云层渐渐堆积,像是要酝酿一场秋雨,一如这看似平静的世道里,藏着的未可知的风波。
不多时,船家吆喝着“开船喽”,准备送最后一批旅人渡河。码头上的商旅陆续登船,有背着行囊的货郎,有带着家眷的书生,还有扛着渔具的渔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赶路的疲惫,却也藏着对目的地的期许。裴远拉着凌云鹤,也跟着上了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乌篷船缓缓驶离码头,船桨划开水面,溅起细碎的水花。裴远扒着船窗,兴奋地指着岸边的景致,一会儿说那片芦苇长得茂盛,一会儿说远处的村落像幅画。凌云鹤坐在一旁,静静听着,偶尔点头应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船舷上的木纹——这木纹深浅不一,像极了他走过的路,有平坦,也有坎坷。
“先生,你说,咱们这一路走过来,是不是像一场梦?”裴远忽然转头,眼神里带着几分认真,“以前在京城,天天想着破案,想着抓住坏人,现在想想,那些刀光剑影,好像就在昨天。”
凌云鹤望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柔和:“不是梦,是我们真真切切经历过的。正是那些经历,才让你从一个街头少年,长成了如今能独当一面的人。”他顿了顿,望向船外的秋水,“不过,过去了就过去了。如今我们纵马江湖,能看到这样的景致,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就足够了。”
裴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从怀中摸出一块干粮,递给他:“先生,你尝尝,这是昨天在村里买的麦饼,还挺香的。”凌云鹤接过麦饼,咬了一口,麦香混合着淡淡的甜味,在口中散开,简单却踏实。
船行至河中央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队锦衣卫正沿着河岸疾驰,为首的人穿着熟悉的服饰,竟是牟斌的下属。凌云鹤心中一动,想起离开京城时牟斌的嘱托,若有要事,会派人传信。他起身走到船尾,望着那队锦衣卫的身影渐渐远去,眉头微蹙——莫非京城又出了什么变故?
“先生,怎么了?”裴远察觉到他的异样,连忙走过来。
“没什么,”凌云鹤摇摇头,重新坐下,“许是锦衣卫在巡查吧。”可他心中清楚,牟斌的下属向来不会轻易离开京城,这队锦衣卫的出现,或许意味着朝堂之上,仍有暗流涌动。
乌篷船渐渐靠近对岸的码头,残阳已经沉入西山,天际只剩下一抹淡淡的橙红。凌云鹤与裴远下了船,牵着马走在岸边的小路上,晚风带着水汽的清凉,吹起两人的衣袂。
“先生,咱们今晚就在对岸的小镇歇脚吧?”裴远问道。
凌云鹤点头:“好。”
两人并肩前行,马蹄踏在小路上,发出“哒哒”的声响,与远处的虫鸣交织在一起。前方的小镇已经亮起了灯火,像一颗颗散落的星辰,温暖而明亮。可凌云鹤的目光,却偶尔会望向京城的方向,心中清楚,烛龙虽灭,尚铭虽擒,可这世间的阴影从未真正消失,或许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新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而他与裴远的江湖之路,也并未因“双影案”的落幕而终结。前路或许仍有风雨,或许仍有不公,或许仍有需要他们挺身而出的时刻。但只要守住本心,秉持侠义,无论遇到什么,他们都能坚定地走下去。
夜色渐浓,两人的身影渐渐融入小镇的灯火中,只留下一串淡淡的马蹄印,印在望川渡的岸边,也印在这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江湖路上。曲终虽有时,人却未散场,这大明江山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