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终卷余韵(1 / 1)
望川渡对岸的小镇已浸在夜色里,檐角的灯笼透出暖黄的光,映着青石板路上的水渍——那是傍晚秋雨留下的痕迹,像极了这世间未散的余痕。凌云鹤与裴远坐在客栈的二楼窗边,桌上摆着一壶温好的米酒,几碟家常小菜,窗外偶尔传来行人的低语与犬吠,格外静谧。
裴远捧着酒杯,望着窗外的灯火,忽然开口:“先生,今日在船上看到锦衣卫,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你说,京城是不是真的出了什么事?”他指尖无意识地蹭着杯沿,腰间的玉骨扇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扇面上的划痕隐约可见,那是过往岁月的印记。
凌云鹤执起酒壶,给裴远的酒杯添满酒,语气平静:“就算有变故,也自有朝堂之人应对。我们既已离开京城,便不必过多牵挂。”话虽如此,他的目光却飘向了窗外的天际——那里没有星辰,只有厚重的云层,像一块压在人心头的石头。他想起离开前,牟斌悄悄对他说的话:“烛龙残党仍有踪迹,瓦剌那边也不安分,这江山,未必能一直太平。”当时他只当是牟斌多虑,如今想来,那些潜藏的阴影,从未真正远离。
“可我总觉得,我们不能就这样不管不顾。”裴远放下酒杯,眼神里带着几分执拗,“当年若不是先生出手,多少百姓会家破人亡?如今若是再有人兴风作浪,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悲剧重演?”
凌云鹤望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又带着几分无奈:“你有这份心,很好。可你要知道,这世间的争斗,从来不是一人一事就能终结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在遇到不公时挺身而出,在看到危难时伸手相助,却无法彻底消除所有的阴影。”他顿了顿,执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米酒的醇香在口中散开,却驱不散心底的沉郁,“就像这秋雨,就算停了,地上的水渍也需要时间才能干透;就算烛龙覆灭,那些因仇恨与野心滋生的种子,也可能在某个角落生根发芽。”
裴远沉默了,他望着桌上的小菜,想起了“双影案”中死去的将士,想起了失去亲人的百姓,心中满是沉重。过了许久,他才抬起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不管怎样,只要还有人需要帮助,我就会出手。就像先生教我的,守住本心,秉持侠义,就算不能消除所有阴影,也要为这世间多添几分光明。”
凌云鹤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有志气。”
此时,客栈楼下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紧接着便听到掌柜的声音:“几位官爷,里面请,小店还有空房。”凌云鹤与裴远对视一眼,透过窗缝向下望去,只见几名身着便服的男子走进客栈,腰间隐约露出锦衣卫的腰牌。为首的男子目光锐利,扫过客栈的每一个角落,正是下午在河边见到的牟斌下属。
凌云鹤心中一动,对裴远道:“看来,京城的事,还是传到这里来了。”
“那我们要不要去问问?”裴远问道。
凌云鹤摇了摇头:“不必。他们既然来了,自然有他们的目的。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若是真的遇到需要我们出手的时刻,再行动不迟。”
说完,他再次执起酒杯,望向窗外的灯火。那些灯火虽微弱,却在黑暗中顽强地亮着,像无数颗小小的星辰,照亮了行人的路。他知道,这世间的光明与阴影,从来都是相伴相生的,有光明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有阴影的地方,也总会有光明在奋力绽放。
这场“双影案”虽已落幕,凌云鹤与裴远的江湖之路也仍在继续。他们或许会遇到新的危难,或许会面对新的阴谋,或许会在光明与阴影的交织中艰难前行,但只要他们守住本心,秉持侠义,就一定能在这世间,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夜色渐深,客栈的灯火渐渐熄灭,只有凌云鹤与裴远桌上的烛火仍在燃烧。烛光照着两人的身影,映在窗纸上,像一幅定格的画。而窗外的江山,在黑暗中静静沉睡,等待着新的黎明,也等待着新的故事——那些关于光明与阴影的争斗,那些关于侠义与本心的坚守,终将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上演,永不停歇。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