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1 / 2)
站上底线,神崎的指尖感受着网球绒毛熟悉的粗糙感。
他没有选择耗费巨大的“天雷”或“烈焰冲击”,而是引用了经霍夫曼博士用数据和生物力学模型反复优化过的标准发力动作——一记追求极致角度、深度与旋转融合的侧上旋发球。
球速并非顶尖,但过网后急坠,精准砸在发球区外角,弹跳高且带侧飘,意图压制阿玛迪斯的反手。
这是一个教科书式的开局试探。
然而,阿玛迪斯的启动快得匪夷所思。几乎在神崎抛球引拍的瞬间,他的脚步已向预测落点移动。没有保守过渡,他流畅侧身,引拍简洁到没有一丝冗余。回球又平又疾,带着更强烈的旋转,绕过球网最高点,划出低平弧线,精准砸向神崎启动上网时暴露的正手位巨大空当!
“15-0。” 阿玛迪斯的声音平稳无波。
神崎心中一沉。对手不仅看穿了他的意图,更利用了他的战术移动,打出了更具侵略性的反击。
他定了定神,第二球发向内角,试图压缩对手反应时间。阿玛迪斯依旧提前移动,回球直钻神崎反手底线深区,迫使他在急速横向移动中勉强回击。
球速偏慢,带着被动的高吊弧度。阿玛迪斯没有丝毫犹豫,脚步迅捷地切向网前,一记轻巧放短,小球擦网而过,无力坠落。
“30-0。”
比赛仿佛陷入无形之网。神崎的每一次击球选择,似乎都在对方预料之中。
底线大角度调动,阿玛迪斯总能提前到位,用更稳定的回球将他锁在底线;尝试上网,“雷旋”的防御力场在对手追求极致角度而非绝对力量的穿越球面前效果锐减;“极冰盛宴”试图营造的减速区域,也被对手更早的到位和更快速的击球提前击破。
他的技巧与变化,在对方精密到可怕的“阅读”能力和无可挑剔的基本功面前,显得苍白。
“Ga,阿玛迪斯,1-0。”
“Ga,阿玛迪斯,2-0。”
神崎微微喘息,额角见汗。他像陷入蛛网的飞虫,越是挣扎,束缚越紧。局休时,毛巾盖住头脸,大脑飞速运转。
不能这样下去!霍夫曼博士的数据网球提供了坚实基础,但面对阿玛迪斯这种级别,仅靠“合理”与“优化”远远不够。他缺少能打破僵局、颠覆计算的,更本质的东西!
阿玛迪斯的发球局开始。他的发球如同瑞士钟表,精准而富有压迫性。
某一分,神崎决定冒险。他放弃了部分“合理”的接发站位,凭借卓越动态视力和瞬间升起的直觉,捕捉到阿玛迪斯抛球时一个极其细微的、略高于常态的偏差!
机会!
他没有挡击,而是冒险侧身,大幅度引拍,全身力量协调爆发!同时,眼底那抹奇异流光再次闪现,比之前清晰了一瞬,一丝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淡蓝色电弧在他拍框上短暂跳跃——元素点燃,初步激活!
“砰!”
爆鸣声起!网球如子弹离膛,抢在阿玛迪斯发力完全释放前,穿透半场,砸在发球区内线,爆速弹开!
“15-0!” 神崎低吼,为自己鼓劲。
阿玛迪斯冰蓝色的瞳孔微不可查地收缩,眼神中掠过一丝极快的重新评估,旋即恢复古井无波。他默默看了一眼球痕,走向另一侧。
这次冒险抢攻,如同在完美运行的程序里注入了“乱码”,短暂扰乱了阿玛迪斯的节奏。
神崎趁势提升击球风险和专注度,不仅艰难保住了随后自己的发球局,更在对手稍显松懈(或许仅是千分之一秒的波动)时,再次凭借附带“元素点燃”特性、更加不可预测的回球,完成一次破发!
比分扳平,3-3!
“好!” 场边兰比尔低呼,紧握的拳头微微松开。霍夫曼博士依旧面无表情,但手指在平板上的记录速度明显加快。
然而,世界第二的调整能力超乎想象。阿玛迪斯并未慌乱,迅速提升了发球与底线击球的稳定性,用更深、更刁钻的回球,重新编织起那张控制之网,再次掌控节奏。
盘末阶段,神崎因先前冒险和高度集中,体力明显下滑,非受迫性失误增多。阿玛迪斯没有给予任何喘息机会,连破带保,6-4拿下第一盘。
局休,神崎用毛巾深埋住脸。失利像冷水,浇熄了追平时的兴奋,让他更清晰地认识到对手的强大与自身的不足。仅靠偶尔的灵光一闪和元素力量的初步激活,远不足以撼动这座冰山。
他需要更稳定,更深入,将这份“野性”真正融入自己的网球体系。
他抬头望向对面那个连休息坐姿都一丝不苟的身影,眼中火焰未曾熄灭,反而沉淀得更加深邃。第一盘结束了,但战斗,才刚刚开始。
盘间休息的九十秒转瞬即逝。
神崎大口灌着饮料,冰凉液体无法完全平息体内的燥热与精神的疲惫。
第一盘的失利让他彻底清醒。
纯粹的模仿——无论是霍夫曼博士冰冷的数据优化,还是街头网球的原始野性——都无法战胜阿玛迪斯。他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一条能将理性基础与本能力量深度融合的道路。
第二盘,神崎的眼神变了。少了几分试探纠结,多了沉静决绝。他不再刻意追求每一个击球都符合“最优解”,也不再盲目复刻不讲理的蛮横。
他更加专注,用整个身体去“感受”球的轨迹,用超越视觉的直觉预判变化。
他将“核心稳定”、“步伐效率”等要点内化为本能,如同呼吸。在这个稳固平台上,他开始赋予击球更多源自本能、充满侵略性与不确定性的变化。
同时,他更主动地引导、沟通体内潜藏的力量。
“元素点燃”的状态开始持续显现,虽不稳定,但效果初显。
他的脚步移动更加轻盈,蹬地转身带着独特弹性。击球瞬间——意图打出“烈焰冲击”时,球体表面会短暂包裹一层极淡的、热浪扭曲空气般的微光;运用“极冰盛宴”时,拍球接触刹那,似有细微冰晶虚影闪过,赋予网球影响弹跳的“霜气”。
这些微光虚影极其淡薄,在高速对抗中难以捕捉,却切实增强了球的威力与不可预测性。
他的击球不再那么“标准”,偶尔夹杂看似不合理、略带蛮横的发力,以及由元素力量引动的、违背常规空气动力学的诡异旋转。